重回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第195节(1 / 4)
王珊站在老师身后抿嘴笑着,这种场合她不需要答话,安静的听着就行了。
“请。”郭东远伸手示意张先生先走,然后再跟上。
张先生也不推辞,径直走向第一幅作品。
“中国画画现代人倒是少见。”张先生微微颔首。
“这是我这小徒弟08年去了一趟威州,看到威州重建时的场景有感而发,就画了一组。”郭东远轻声介绍。
就这几句话的功夫,张先生已经认真欣赏起眼前的画作。
画中是一群正在干活的工人,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热情与不远处是坍塌的废墟形成鲜明的对比。
更妙的是,在废墟底下,萌发了一株绿色的小苗儿,就是这简单的两笔绿色,却让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
张先生一言不发看了许久。
他们做收藏的,别的还好说,但眼睛必须好。
眼前这幅画,笔法沉稳,立意不俗,在当代年轻人中实有潜力。
他预感,假以时日,国画界又当添一位大师,不怪乎郭东远这么个大师要出来为徒弟摇旗了。
郭东远就在一旁陪着,也不催促。
他当时看到这幅画时就觉得小徒弟可以出师了。
张先生回头看向王珊,“小王啊,这幅画我有意收藏,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王珊摇摇头,“不好意思,这幅画是《威州行》系列中的一幅,整组画我已经答应留给我的母校了。”
张先生虽然有些遗憾,但也不强求。
“张先生着什么急?这才是第一幅。”郭东远请他继续往后看。
《威州行》后面是《江南》系列风景画。
画如其名,画的就是江南的风景。
“这……”
张先生情不自禁地走到一幅画面前,忍不住伸手隔着玻璃细细抚摸。
郭东远很是纳闷,这一幅西湖一角为何让他如此失态?
许久之后,张先生才掏出手绢,拭了拭眼角,“见笑了。”
“这有什么?无非是触景生情罢了。”郭东远摆摆手。
“小王,我冒昧的问你一个问题。”张先生定定的看着王珊。
“您请说。”王珊有些忐忑,但面上没露出来。
“请问你是否曾送过一幅画给一个老太太?在西湖边上。”
王珊记起那年在西湖国宾馆的事,然后点点头,“那幅画还没画完。”
“那就是了。”张先生走到王珊面前,拿出手机,打开相册。 ↑返回顶部↑
“请。”郭东远伸手示意张先生先走,然后再跟上。
张先生也不推辞,径直走向第一幅作品。
“中国画画现代人倒是少见。”张先生微微颔首。
“这是我这小徒弟08年去了一趟威州,看到威州重建时的场景有感而发,就画了一组。”郭东远轻声介绍。
就这几句话的功夫,张先生已经认真欣赏起眼前的画作。
画中是一群正在干活的工人,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热情与不远处是坍塌的废墟形成鲜明的对比。
更妙的是,在废墟底下,萌发了一株绿色的小苗儿,就是这简单的两笔绿色,却让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
张先生一言不发看了许久。
他们做收藏的,别的还好说,但眼睛必须好。
眼前这幅画,笔法沉稳,立意不俗,在当代年轻人中实有潜力。
他预感,假以时日,国画界又当添一位大师,不怪乎郭东远这么个大师要出来为徒弟摇旗了。
郭东远就在一旁陪着,也不催促。
他当时看到这幅画时就觉得小徒弟可以出师了。
张先生回头看向王珊,“小王啊,这幅画我有意收藏,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王珊摇摇头,“不好意思,这幅画是《威州行》系列中的一幅,整组画我已经答应留给我的母校了。”
张先生虽然有些遗憾,但也不强求。
“张先生着什么急?这才是第一幅。”郭东远请他继续往后看。
《威州行》后面是《江南》系列风景画。
画如其名,画的就是江南的风景。
“这……”
张先生情不自禁地走到一幅画面前,忍不住伸手隔着玻璃细细抚摸。
郭东远很是纳闷,这一幅西湖一角为何让他如此失态?
许久之后,张先生才掏出手绢,拭了拭眼角,“见笑了。”
“这有什么?无非是触景生情罢了。”郭东远摆摆手。
“小王,我冒昧的问你一个问题。”张先生定定的看着王珊。
“您请说。”王珊有些忐忑,但面上没露出来。
“请问你是否曾送过一幅画给一个老太太?在西湖边上。”
王珊记起那年在西湖国宾馆的事,然后点点头,“那幅画还没画完。”
“那就是了。”张先生走到王珊面前,拿出手机,打开相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