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455节(2 / 4)
而且昌河州跟其他地方不同。
他们这里并无灾情。
最麻烦的,就是接收各地来的百姓。
其实现在的百姓,还不能称作灾民。
他们多是在家乡无依无靠,所以才过来,来的时候不仅带着家当,还带着粮食。
不过等着旱情越来越严重,那就不好说了。
算了,着急也没用。
大家还是好好安顿好新来的百姓,再把昌河州的春耕准备好吧。
平临国其他地方遭灾,今年粮价肯定会涨,他们也要多多种粮食才行。
纪楚安抚好手底下官吏后,终于收到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渔船技术,以及渔网等技术,终于送过来了!
自然不是白拿的,多方周旋之下,再靠着纪大人的名号,方换来这些东西。
与此同时,纪楚请蔡夫子他们帮忙设计的盐场过滤设备也送到了。
这些都是给余海县等四个县准备的。
做事之前,把工具准备妥当了,必然能事半功倍。
余海县县令被召到昌河州州城时,还颇有些激动。
年前那会,给纪大人写完信送出去,他又觉得不妥,觉得自己是不是多管闲事了。
本地百姓只是有些风声,实际上并未多说什么。
他巴巴地赶去说情况,会不会太显眼包了啊。
谁料纪大人并未觉得他多事,而是认认真真回复他的问题,并把接下来的解决方案说明。
并告诉他,要好生安抚百姓,他们的顾虑州衙门知道。
收到纪大人回信时,余海县县令不知道多高兴!
纪大人的回信!
传说中的纪楚!
但凡做官的,谁不知道纪楚的名字啊。
这样的人物,本应桀骜不驯才是。
没想到这般平易近人,还第一时间给他回信,信里把情况说得很细致。
正是这样,也鼓励余海县县令写了篇关于浩洲的情况,私下里通过纪大人给了去浩洲做知州的杜大人。
当然,因为这封信,杜大人心里更怕了啊!
可事先了解,总比一头雾水邀请。 ↑返回顶部↑
他们这里并无灾情。
最麻烦的,就是接收各地来的百姓。
其实现在的百姓,还不能称作灾民。
他们多是在家乡无依无靠,所以才过来,来的时候不仅带着家当,还带着粮食。
不过等着旱情越来越严重,那就不好说了。
算了,着急也没用。
大家还是好好安顿好新来的百姓,再把昌河州的春耕准备好吧。
平临国其他地方遭灾,今年粮价肯定会涨,他们也要多多种粮食才行。
纪楚安抚好手底下官吏后,终于收到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渔船技术,以及渔网等技术,终于送过来了!
自然不是白拿的,多方周旋之下,再靠着纪大人的名号,方换来这些东西。
与此同时,纪楚请蔡夫子他们帮忙设计的盐场过滤设备也送到了。
这些都是给余海县等四个县准备的。
做事之前,把工具准备妥当了,必然能事半功倍。
余海县县令被召到昌河州州城时,还颇有些激动。
年前那会,给纪大人写完信送出去,他又觉得不妥,觉得自己是不是多管闲事了。
本地百姓只是有些风声,实际上并未多说什么。
他巴巴地赶去说情况,会不会太显眼包了啊。
谁料纪大人并未觉得他多事,而是认认真真回复他的问题,并把接下来的解决方案说明。
并告诉他,要好生安抚百姓,他们的顾虑州衙门知道。
收到纪大人回信时,余海县县令不知道多高兴!
纪大人的回信!
传说中的纪楚!
但凡做官的,谁不知道纪楚的名字啊。
这样的人物,本应桀骜不驯才是。
没想到这般平易近人,还第一时间给他回信,信里把情况说得很细致。
正是这样,也鼓励余海县县令写了篇关于浩洲的情况,私下里通过纪大人给了去浩洲做知州的杜大人。
当然,因为这封信,杜大人心里更怕了啊!
可事先了解,总比一头雾水邀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