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而,丁忧的官员最大的忧虑,便是三年之后如何复职?
  那位司礼监大臣虽然在晋王府任职,却一直不肯接受景阳的暗中拉拢,一心为圣人尽忠。
  哪曾想,他丧母之后才递了一道丁忧的折子,圣人就立刻批准了。莫说是三辞三让地夺情,便是一道夺情的旨意都没给他。
  这番遭遇,一下子就把他给打醒了,也给晋王府其余属官都提了个醒:只要他们在晋王府任职,不管有没有暗中倒向晋王,在圣人眼中就都是不可信的。
  那些像司礼监大臣一样的官员都有种兔死狐悲的心寒感:我们这些年的忠心,在圣人眼中究竟算什么呢?算他们道倒霉吗?
  如今景阳把四个小舅子都托付给他,就是表明了三年之后,愿意替他转圜,给他安排个差不多的职位。
  司礼监大臣又是感动又是羞愧,暗暗下定决心,一路上定要把自己当年考试的经验都传授给天枢四人。
  而景阳最看重的,是他山东本地乡绅的身份。
  朝廷委派到各地的学政,定然会在当地选拔有功名的学子帮着阅卷,名为“同考官”。
  同乡在官场上的含金量,绝不亚于同科和同年。
  司礼监大臣是朝廷在册的官员,只是奉命丁忧而已,日后起复的可能性很大,当地乡绅都愿意卖他个面子。
  景阳也不是让他帮着作弊,而是有他在一旁看着,没人敢压天枢兄弟几个的卷子而已。
  按照惯例,府试比乡试要早一个月,乡试又比会试早一个月。京城这边举行会试时,天机和天权考中童生的消息已经传回京城了。
  他们并不准备回来,而是要一鼓作气,跟着两位兄长一起考秀才。
  等京城会试放了杏榜,山东那边也有消息传回,傅家的四位小爷都中了秀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