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瑶光意思意思又哭了几声,才顺着他们的劝慰慢慢止住了。
  因徒三郎还未成婚,膝下更无子嗣,陈思的儿子徒明就充做了孝子。
  只是徒明年纪幼小,谁也不好要求他的礼数,便把他安置在了内堂陪堂客,外面由本家一个和徒明同辈的孝子跪着陪官客门行礼。
  这边女眷们一哭,徒明的奶妈就替他烧阡张纸钱。这孩子胆子也大,火苗噌地串起来他也不害怕,只是众人哭得叫他莫名其妙。
  刘夫人膝下无子,平日里最是疼爱这个侄儿,见他小人家呆呆地坐在那里,便对陈思道:“明儿还小,可不敢狠见这些,你快带他里边去吧。把他哄好了你再出来,没人挑你的理。”
  在座的女眷都知道信王府下一辈子嗣艰难,闻言都跟着劝。陈思本就是个没成算的,现在大家都这么说,就抱着儿子带着奶妈子一起走了。
  瑶光在这里坐了半个时辰,领了一块孝布出来,先坐车回家去了。
  她得回去置办贡品,等到出殡那日,安排路祭。
  喧喧闹闹了一场丧事,直到第七天才结束。信王府猛然就沉寂了下来,原先不着调的信王也不爱到处闲逛了,还没过两个月,就颇有点查无此人的意思了。
  =====
  两个月之后就是万寿节,景阳作为已成婚的皇子,给圣人准备的寿礼不能等闲置之。
  就在夫妻二人发愁时,燕姑姑来报,说是第一批大珠子已经开出来了,光是拇指肚大小的圆润珍珠,就有近两百颗。
  瑶光精神一阵,拍手笑道:“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八郎,就把那大珍珠拣上九十九颗最好的。正好咱们家还有个螺钿的匣子,装了珠子献上去正好。”
  景阳想到宫里最近传出的一个消息,立刻点了点头:“好,就献珠子。正好乾清宫要寻好珍珠炼丹入药,父皇肯定会喜欢的。”
  夫妻二人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灿烂的笑容里看出了恶意,那是针对圣人的恶意。
  燕姑姑不明所以,只是觉得他们俩笑的有些古怪,赶紧晃了晃脑袋把这种奇怪的想法从心里赶了出去。
  ——真是长久不在王妃身边伺候,连最基本的规矩都忘了,怎么能这么编排主子呢?
  瑶光笑着给她赐了座,仔细询问了养珠的进度,得最早下的那批珠种,有七成以上都养出了或浑圆或椭圆的珠子。
  剩下的三成,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珠体不规则,不能拿来做首饰,但磨成珍珠粉成色也是极好的。
  而这些珍珠里,五成以上都是白色的,有少部分是粉色或红色,紫色的更少。
  最为稀少的是天然的五彩珠,大的小的加在一起,也只有三十三颗。
  “三十三颗?”瑶光沉吟了片刻,说,“交给赵贵,让他拿过去让工匠看看,能不能给母后做一串璎珞。要配什么材料,让他们看着办。”
  “是。”燕姑姑应了一声就出去了。等再回来时,后面跟了两个小丫头,每人手里都有一个茶盘,茶盘上盖着红色的绸布。
  “王爷、王妃请看,这是下官特意挑出来的,整整九十九颗最大最好的珠子,颗颗浑圆,色如象牙,便是宫里的贡品,也少见这么好的。”
  两个丫鬟上前,把托盘放在两人面前的杌子上,素是把红绸揭开,霎时间珠光耀目。
  第98章 圣人抽风等到万圣节那天……
  等到万圣节那天,夫妻二人当众把珍珠献上,并说明了是自家养的,又说是当年跟着仙人在海市上弄来的母贝。
  在座的各个都是显贵之人,大凡有钱有权的,就很少有人不想着沾沾仙气,纵然不能延年益寿,能庇佑子孙也很好。
  圣人恍惚想起来,当年景阳夫妻从海市回来,的确是说过他们是专门去买蚌壳,回来养珍珠的。
  只是当时他也和世人一般不以为意,觉得珍珠只有河里、海里天然生成的,哪里是人力可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