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早就在书上看过了,但真正在具现化的世界里再听一遍,瑶光还是觉得这个论调挺好笑的。
  “生在正月初一就是大福气呀?你去查查咱们府上的人事册子,不拘是大年初一还是正月十五,生在好日子的丫鬟小厮加起来,起码地有七八个。”
  什么样的大福气呀,卖身为奴来伺候人?
  但仔细想想,元春好好一个公府小姐,不在家里金樽玉贵地纳福,反而被送到了宫里做女史,和王府里伺候人的丫鬟小厮们又有多大区别呢?
  这么大的福气,反正瑶光是不乐意要的。
  刘吉讪讪一笑,干巴巴道:“京城里都这么传,奴婢也是叫王妃知道知道。”
  其实他也不觉得一个生辰就代表了什么。
  他还是二月二生的呢,不照样挨了一刀辱没祖宗?
  瑶光安抚道:“我知道你是个明白人,不然整理帖子这样要紧的事也不会放心交给你。类似这种流言,你报给我便是了,咱们府里可不许跟着传。”
  按照红楼的剧情,要不了几年贾家的凤凰蛋贾宝玉出生,还得有一波更大的流言呢。
  贾宝玉衔玉而诞的事皇家不以为意,估计就是因为元春出生的时候贾家就闹过一回祥瑞福气的传闻。
  等到他出生的时候,贾家只是闹得更大些,不但舍米舍钱,还拿着宝玉的乳名到处张贴。
  估计史太君就是借着有元春的前车之鉴,故意闹得满城风雨,让人误以为衔玉而诞和生在大年初一有福气一样,都是后宅夫人争宠的手段。
  =====
  荣国府的满月宴且先往后放一放,夫妻二人找了个景阳休沐又不必去赴宴的日子,回了傅家一趟,把年前就看好的两位先生引荐了过去。
  这两位先生一位姓文,年已六十出头,身上有着举人的功名,也曾做过几任知县。
  只因他行事板正不懂变通,几次三番被人参奏,四十出头便心灰意冷,不再踏足官场,只在各家做西宾以养家。
  这样的人物,教导的也都是已经入泮的秀才。若非是景阳这个郡王出面,傅家就算出再多的钱,也请不来人家。
  还有一位苏先生,也是位举人,今年才三十出头。
  这样年轻的举人,自然不会像文先生一样对官场灰心。他之所以来做西宾,就是因为上次科举未中,为节省盘缠滞留京城,留待三年之后再考而已。
  傅家这边得知他们夫妻带了先生来,傅宁和傅安便带着天枢、天璇和天玑、天权这对双胞胎一同出大门外迎接。虽未曾开中门,却已经给足了两位先生面子。
  瑶光的马车先入了仪门,从二门处坐轿子进后院见祖母等女眷。傅宁等在大门口接住景阳并两位先生,略一寒暄便入了前厅。
  傅宁先请了景阳上座,又和两位先生相互推辞了一番,以“师者为先”的理由把他们让坐了上首,便命家里四个男孩子前来拜见。
  四人也知道轻重,没一个敢炸刺的,全都乖乖上前,挨个拜会了两位先生。
  “两位先生可是要先考校一番?”景阳笑着搭话。
  两人对视了一眼,苏先生笑道真:“就请文老先生出题吧。”
  文先生也没推辞,就从最浅显的开始,自己从四书五经里随意抽句子出来。或是他出上句,叫他们对下句;或是他说下句,叫他们对上句。
  好在自入京以来,虽然没有先生教导,四人也未曾松懈,一直都在反复背诵旧日学过的书籍。若让他们破题或许还差着火候,可单论背诵却是谁也不惧。
  文先生一连问了十几句,见他们个个都对答如流,心下稍显满意,面上却半点不显,又从《论语》中截了一句叫他们破题。
  破题在科举中属于技巧高超又避无可避的那一类,四人从前都无名师教导,不但角度单一,还都很是浅显,文先生不禁摇了摇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