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指为牢 第19节(1 / 4)
一时头脑发热的激情,十天半个月可以有情饮水饱,一年两年也许还能勉强维持,可是人心经得起多少年的消磨?
那天之后两人默契地谁也没提那一眼,但沈政宁却不得不警醒起来:过于强烈的感情对于庄明玘来说无异于吗/啡,给他短暂的平静安宁,然后彻底把他拖进求而不得的深渊。
如果没有做好承担后果的准备、还抱有随时抽身的侥幸,就不要轻易许下承诺。
沈政宁沉默的时间有点久,久得袁航的心又悠悠地提了起来,刚想找补两句,就听他冷冷地说:“为了赴你的约,我俩目前的关系岌岌可危,结果你约我就是为了问我们关系好不好?你要是有这闲工夫不如出去指挥交通,别给我添堵了好吗。”
袁航:“……”
袁航:“你急了。”
沈政宁实在没心情跟他讨论自己的感情问题,低眉喝了口茶,试图迅速翻篇:“八字没一撇的事,谁急也没用。你到底有没有正事,快说。”
袁航狐疑地眯起眼。
他毕竟是从高中就开始早恋的主儿,对待感情问题颇有心得。虽然只见过庄明玘一面,但也能大致看出他不喜欢和陌生人搭话,总是习惯站远一步以免别人靠近,由于冷淡得太明显,所以当他主动接近谁时,那心思简直是昭然若揭;沈政宁则跟他恰恰相反,他擅长于细微处不动声色地体贴人情,和每个人都保持着一种不远不近的友好。
他对谁好并不能说明什么,能一眼看穿的都不叫谜题,反而是那些他有意无意避而不谈的,让他反复思量琢磨不透的,才称得上是真正要紧的问题。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的软肋死穴、一生之劫。
不过看沈政宁这好像开窍又好像没开明白的样子,他怕无端干扰坏了人家的好事,毕竟个人经验不一定适用其他人的情况,于是顺着沈政宁的话换了话题:“算是正事吧……其实是我感觉自己现在有点不上不下,好像卡在瓶颈上了。”
轮到别人的事,沈政宁沉静得像个四平八稳的老中医:“说说看吧。”
他是关键证据的发现者,对案情心里门儿清,袁航也不用费心隐瞒或者解释什么,跟他复述了那天的经过和两位队长的话,末了拄着筷子叹了口气:“审讯结果不理想,我看领导对我也不太满意,觉得我被证人证言带偏方向了,但问题是,我是真心认为叶桐生的案子还有可挖的空间,高启辉至少没有全说实话……”
“我天,你这人真是……”沈政宁都不知道该说他什么好,“你们领导都说了别被案外人影响,你扭头就来问我,生怕气不死你们领导是吗?”
袁航也很委屈:“我回去自己反省了半宿,这不是没想明白吗。我老婆说老师不让你抄参考答案你就真不抄了?我一想也是,这不就来请教学霸了嘛。”
沈政宁心说学渣还渣得这么理直气壮,夹了个虾滑放在碗里晾着,盯着锅里沸腾的水花琢磨了一下,不疾不徐地说:“我倒觉得你们领导说得没错,你对案子的感觉也没错,问题出在审讯这一步上,你出招出早了。”
袁航眨巴着茫然大眼,一脸找不着北的无知:“啊?”
沈政宁问:“这么说吧,在这个案子里,你和我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你应该不是想说你更聪明……吧?”袁航努力地思考了片刻,犹疑地答道,“我们最大的区别是,呃,我是警察,你是证人?”
“没错。”沈政宁放下了筷子,用手支着下巴,“准确地说,我是受害者亲友,所以我可以不讲道理,完全从个人感情出发,从叶桐生的星座一直数到mbti,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证明他不是会自杀的人。”
“但你是警察,不能光凭‘感觉’定案,你的工作就是拿出无可辩驳的证据,把凶手钉死在证据链上。
“你怀疑高启辉是凶手,那么你有当晚他和叶桐生见过面的证据吗?诈供这种手段是实在没办法了才死马当活马医,你手里只有微信聊天记录,而且那个记录还是高启辉自己删的,在这种情况下他难道还猜不出你们掌握了这个证据吗?你这么干不但诈不出新口供,反而给了他胡编乱造、洗白自己的机会。”
袁航张了张嘴,一时茫然懊恼恍然等诸般滋味交织,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好抽了张纸巾擦了把脸。
沈政宁看了他一眼,又补充道:“领导不是不认可你的想法,而是提醒你不能被我这个被害人亲友的主观臆断影响,自己也跟着一通瞎猜。刑侦里证据为王,要破案就得把证据做实,其他什么演绎推理都是辅助手段——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袁航喃喃道:“你要是去我们队里,我们领导能把你当亲儿子。”
“替我爸婉拒了哈。”沈政宁重新拿起筷子,随口说,“而且我看你们领导还挺器重你的,不要被别人家的孩子吓到。作为受害人亲友这么说可能有点奇怪,不过这个案子可以成为你证明自己的机会。”
说完他自己先看着火锅叹了口气:“案子牵扯的东西太多,跟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浮上水面的人一个接一个,受害者反而沉在了最底下。”
“等等,我打断一下,”袁航虚心而虔诚地发问,“神探,‘领导器重我’这个结论又是怎么得出来的?”
沈政宁这个虾滑夹了又放,半天吃不到嘴里,太阳穴终于蹦出了一条小青筋。他目光凉得堪比冬天的自来水,清凌凌地从袁航嗷嗷待哺的脸上扫过:“一个信息泄露的案件,凭什么能惊动你们正支副支来旁听审讯?” ↑返回顶部↑
那天之后两人默契地谁也没提那一眼,但沈政宁却不得不警醒起来:过于强烈的感情对于庄明玘来说无异于吗/啡,给他短暂的平静安宁,然后彻底把他拖进求而不得的深渊。
如果没有做好承担后果的准备、还抱有随时抽身的侥幸,就不要轻易许下承诺。
沈政宁沉默的时间有点久,久得袁航的心又悠悠地提了起来,刚想找补两句,就听他冷冷地说:“为了赴你的约,我俩目前的关系岌岌可危,结果你约我就是为了问我们关系好不好?你要是有这闲工夫不如出去指挥交通,别给我添堵了好吗。”
袁航:“……”
袁航:“你急了。”
沈政宁实在没心情跟他讨论自己的感情问题,低眉喝了口茶,试图迅速翻篇:“八字没一撇的事,谁急也没用。你到底有没有正事,快说。”
袁航狐疑地眯起眼。
他毕竟是从高中就开始早恋的主儿,对待感情问题颇有心得。虽然只见过庄明玘一面,但也能大致看出他不喜欢和陌生人搭话,总是习惯站远一步以免别人靠近,由于冷淡得太明显,所以当他主动接近谁时,那心思简直是昭然若揭;沈政宁则跟他恰恰相反,他擅长于细微处不动声色地体贴人情,和每个人都保持着一种不远不近的友好。
他对谁好并不能说明什么,能一眼看穿的都不叫谜题,反而是那些他有意无意避而不谈的,让他反复思量琢磨不透的,才称得上是真正要紧的问题。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的软肋死穴、一生之劫。
不过看沈政宁这好像开窍又好像没开明白的样子,他怕无端干扰坏了人家的好事,毕竟个人经验不一定适用其他人的情况,于是顺着沈政宁的话换了话题:“算是正事吧……其实是我感觉自己现在有点不上不下,好像卡在瓶颈上了。”
轮到别人的事,沈政宁沉静得像个四平八稳的老中医:“说说看吧。”
他是关键证据的发现者,对案情心里门儿清,袁航也不用费心隐瞒或者解释什么,跟他复述了那天的经过和两位队长的话,末了拄着筷子叹了口气:“审讯结果不理想,我看领导对我也不太满意,觉得我被证人证言带偏方向了,但问题是,我是真心认为叶桐生的案子还有可挖的空间,高启辉至少没有全说实话……”
“我天,你这人真是……”沈政宁都不知道该说他什么好,“你们领导都说了别被案外人影响,你扭头就来问我,生怕气不死你们领导是吗?”
袁航也很委屈:“我回去自己反省了半宿,这不是没想明白吗。我老婆说老师不让你抄参考答案你就真不抄了?我一想也是,这不就来请教学霸了嘛。”
沈政宁心说学渣还渣得这么理直气壮,夹了个虾滑放在碗里晾着,盯着锅里沸腾的水花琢磨了一下,不疾不徐地说:“我倒觉得你们领导说得没错,你对案子的感觉也没错,问题出在审讯这一步上,你出招出早了。”
袁航眨巴着茫然大眼,一脸找不着北的无知:“啊?”
沈政宁问:“这么说吧,在这个案子里,你和我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你应该不是想说你更聪明……吧?”袁航努力地思考了片刻,犹疑地答道,“我们最大的区别是,呃,我是警察,你是证人?”
“没错。”沈政宁放下了筷子,用手支着下巴,“准确地说,我是受害者亲友,所以我可以不讲道理,完全从个人感情出发,从叶桐生的星座一直数到mbti,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证明他不是会自杀的人。”
“但你是警察,不能光凭‘感觉’定案,你的工作就是拿出无可辩驳的证据,把凶手钉死在证据链上。
“你怀疑高启辉是凶手,那么你有当晚他和叶桐生见过面的证据吗?诈供这种手段是实在没办法了才死马当活马医,你手里只有微信聊天记录,而且那个记录还是高启辉自己删的,在这种情况下他难道还猜不出你们掌握了这个证据吗?你这么干不但诈不出新口供,反而给了他胡编乱造、洗白自己的机会。”
袁航张了张嘴,一时茫然懊恼恍然等诸般滋味交织,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好抽了张纸巾擦了把脸。
沈政宁看了他一眼,又补充道:“领导不是不认可你的想法,而是提醒你不能被我这个被害人亲友的主观臆断影响,自己也跟着一通瞎猜。刑侦里证据为王,要破案就得把证据做实,其他什么演绎推理都是辅助手段——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袁航喃喃道:“你要是去我们队里,我们领导能把你当亲儿子。”
“替我爸婉拒了哈。”沈政宁重新拿起筷子,随口说,“而且我看你们领导还挺器重你的,不要被别人家的孩子吓到。作为受害人亲友这么说可能有点奇怪,不过这个案子可以成为你证明自己的机会。”
说完他自己先看着火锅叹了口气:“案子牵扯的东西太多,跟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浮上水面的人一个接一个,受害者反而沉在了最底下。”
“等等,我打断一下,”袁航虚心而虔诚地发问,“神探,‘领导器重我’这个结论又是怎么得出来的?”
沈政宁这个虾滑夹了又放,半天吃不到嘴里,太阳穴终于蹦出了一条小青筋。他目光凉得堪比冬天的自来水,清凌凌地从袁航嗷嗷待哺的脸上扫过:“一个信息泄露的案件,凭什么能惊动你们正支副支来旁听审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