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记得u型抱枕可以安抚小婴儿,而且有坡度可以防止喝奶以后反流。反正做起来不费事儿,先做一个给儿子用,要是他不喜欢再说。
  南宫云辞也是第一次当母亲,她也不知道这抱枕适不适合儿子,不过他们总是商量着一起来,那就先试试看。徐子陵告诉了她很多要注意的事情,可这些事情里起码有一半是她自己的,剩下的才是关于孩子的。
  她的运气是真的不错。
  “紫阁已经把那位老师傅送过来了,建仓的银子我可以帮忙先垫下。”
  徐京墨却摇摇头,“不妥,你我是夫妻,你好心垫银子,日后说不定还要被泼脏水。不过多等十几日,无妨。”
  徐京墨也就歇了两天,第三天就请那位老师傅去各处看看,先选出合适的地址再说。粮仓的选址是很有讲究的,要考虑通风、干燥、少虫等。
  徐京墨换了一身深色的短打,穿着黑色厚底的布鞋跟着张师傅一起去了城外。
  “张师傅不必紧张,只当在下是个路人就好。”徐京墨没有自称本官,就是担心这位张师傅紧张。
  “大人,草民既然答应来修建粮仓,就肯定会尽心尽力的,糟蹋粮食是要被天打雷劈的。”
  徐京墨看他满是皱纹的脸和手,心里叹了口气,想让老百姓对他们这些官员放下心防也是不容易。
  “张师傅,你是有良心的人,所以你不会骗我,但是以后的人会不会骗我呢?如今,我在九州,日后也可能去到其他地方,粮仓未必只修建这一个,我总要知道这新修的粮仓是好是坏。”
  那张师傅听了他的话,半饷没再说话,“粮仓的选址不难,虽然每个地方的条件不一样,但是粮仓就是用来保存粮食的。所以一定是选在地势较高、干燥且地下水位低的地方。”
  这样的地理位置可以减少水患和湿气影响,利于保存粮食。
  一路上,张师傅给他指了好些有特点的地方,都是看起来能建仓实际上不能的。
  走走停停,总算找到了合适的地方,“大人,此处可建仓,若是日后需要,可在这旁边增建一个粮仓。”
  徐京墨站在他身旁,就能感受到一阵风吹来,“张师傅,这风可是你定下此处的原因?”
  “此为其一,粮仓的墙壁和地面虽然会设通风孔,但是也不能少了自然的风力。”
  张师傅看中此处本就干燥的环境,加上这儿有很好的自然风力循环,日后搭配粮仓的结构设计,一定可以给粮食一个良好的存储环境。
  他在四处走走去看看,徐京墨跟着他,却完全看不懂他在干什么。
  “大人,您看,这是侧柏,它适合在干燥环境中生长。”
  原来如此,通过之物去判断一个地方的环境。“张师傅,若是没有合适的地方,要怎么办?”
  “工艺上能做的总是有限的,最好的法子就是少储粮。”一般湿热的地方,粮食都是一年两季,没有天灾人祸的时候,完全不必要储存太多,免得发霉变质反倒是浪费。
  他们选定了地方,之后要先进行基础处理,张师傅不管银钱,只管提要求,要多少人、多少稻草、多少模板、竹席。
  徐京墨负责满足要求,不,他负责朝着上官哭穷。
  好在吕大人的效率够高,没让他多等。
  南宫云辞以九万两的价格拍下了三处码头的仓库。这是个仓库一共筹集到了二十六万两银子,吕大人直接拨了十万两,用于粮仓建设和“赈灾”。
  徐京墨看着入库的银子,心里一下就踏实了,立马发出“招工”通知,不是无偿劳役,而是有偿的劳动。
  粮仓用不了那么多人,也修不了那么久,他想的是连着路一起修了。渔阳到府城的路不算好,所以耗时久,若是拓宽一下、平整一二,这路程少说能缩短三成。
  还有渔阳到西凉的路也要修,西凉是什么都缺,与西凉毗邻的西域亦是如此。这路修好了,以后会有许多商人来渔阳,不再闭塞的渔阳一定会越来越好。
  第89章 北马道,樊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