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1 / 3)
一旁的御史更是开口问,“渔阳百废待兴,不知道有谁愿意去。”
“朕让徐京墨任渔阳知府,也是让他去建设好第一块国有土地,若是有哪位爱卿认为自己更擅长开荒,不妨自荐。”齐承帝偷换了概念,没有将齐元礼私自开荒的事情公之于众,免得有些人想要去伸手摘桃。
朝廷上瞬时间鸦雀无声,谁会这么想不通从京都跑去九州开荒?
徐天赐看着沈阁老的门人,嘲讽一笑,也不多说什么。沈阁老被他气的够呛,却又无法发作。
京都的这些热闹完全影响不到徐京墨,他一边规划,一边在家陪着南宫云辞待产。
随着产期的临近,府里的气氛变得愈发紧张起来。产婆是南宫君烨送来了,所有的接生用品都是徐子凌盯着准备的。青染更是寸步不离地守在南宫云辞身边,不敢有丝毫懈怠。
“阿辞,我们再去院子里转转?”
徐京墨生怕胎儿太大,不好生产,每日里都要陪着南宫云辞散步几次。自怀孕以后,她的腿脚肿的厉害,徐京墨找了青萝请教该怎么按摩,可惜就是天天按也不见消肿。
“好。你怎么不去官府?”
“九州的半数以上的官员都被关起来了,巡抚亲自坐镇北边,总要等陛下的圣旨来了再说。”剩下的所有官员,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
北边的这些官员当真恶毒至极,他们为了所作所为不被发现,硬是断了所有人读书的路,没有百姓能通过科举出仕,也就永远不会有官员为他们发声。
徐京墨觉得齐承帝最终会同意他的请求,日后他要做的事情还真不少,渔阳的重建不只是农耕经济,还有重兴教育。但是这些其实都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百姓的信心,相信朝廷、相信官员、相信日后都会好。
他写了封信给崇山书院的袁院长,这次是真的要从崇山书院请夫子来帮忙,他一个人分身乏术。等新的夫子到来,朝廷的任命也就应该下来了,一切都将走上正轨。
南宫云辞大概烨猜到,这段时间是他们难得空闲的时间,她又问,“余家小姑娘,你是何打算?”
“她是遗孤,想来陛下定有恩赐。若是她愿意,我到是希望她多学些本事,日后可以接管一些国有土地的事情。”
“她是女子。”
“有本事就行,管着国有土地也算不得官,端看陛下同意不同意。”
两人都想推着世间女子往前多走一步,只是这一步也是困难重重。但是经历了渔阳的事情以后,徐京墨更加确信,想要女子地位提高,就必须有高位的女子,因为这样的人才会设身处地地为女子着想。
自从南宫云辞怀孕,两人的话题就时不时围绕着孩子展开。南宫云辞想起徐京墨画的图纸,随即问他,“你画的那些图纸是给孩子用的吗?”
“嗯,你昨日看见的那副是给孩子学走路用的。”小孩子刚开始学走路是肯定走不稳当的,要是摔疼了,肯定就不想再走,有了学步车就能很大程度上缓解这问题。
夕阳的余晖铺洒在庭院里,石板地面泛着柔光,在静谧的花园里,一对璧人显得是那么温馨。两人慢慢走回卧房,徐京墨扶着南宫云辞坐到软塌上,帮她退下绣花鞋后又帮她捏了捏小腿,果然到了下午就会很肿胀。
“阿辞,你说宝宝会长得像谁?”
南宫云辞嘴角噙着一抹温柔笑意,眼神满是对未来的憧憬,“男孩子像你,女孩子像我。”
随着孩子越来越大,她越来越能感受到一个小生命在她肚子里孕育,那种血脉相连的感觉很奇妙。
“都像你,你好看。”
直白的赞美让南宫云辞脸颊微红,“你也不差。你打算在渔阳待几任?”
知道她这是不好意思了,他便顺着她的话换了话题,“渔阳情况特殊,也许是多个一年半载,也许是多一任。等孩子三岁以后,我亲自给他(她)启蒙。”
“也好,小时候是母亲给我启蒙,后来大一点以后父亲手把手地教我怎么做生意。”
“你喜欢吗?”
“比起绣花什么的,要喜欢的多。”说着,她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肚子,“我只盼这孩子能平安健康,其余的,都是次要。” ↑返回顶部↑
“朕让徐京墨任渔阳知府,也是让他去建设好第一块国有土地,若是有哪位爱卿认为自己更擅长开荒,不妨自荐。”齐承帝偷换了概念,没有将齐元礼私自开荒的事情公之于众,免得有些人想要去伸手摘桃。
朝廷上瞬时间鸦雀无声,谁会这么想不通从京都跑去九州开荒?
徐天赐看着沈阁老的门人,嘲讽一笑,也不多说什么。沈阁老被他气的够呛,却又无法发作。
京都的这些热闹完全影响不到徐京墨,他一边规划,一边在家陪着南宫云辞待产。
随着产期的临近,府里的气氛变得愈发紧张起来。产婆是南宫君烨送来了,所有的接生用品都是徐子凌盯着准备的。青染更是寸步不离地守在南宫云辞身边,不敢有丝毫懈怠。
“阿辞,我们再去院子里转转?”
徐京墨生怕胎儿太大,不好生产,每日里都要陪着南宫云辞散步几次。自怀孕以后,她的腿脚肿的厉害,徐京墨找了青萝请教该怎么按摩,可惜就是天天按也不见消肿。
“好。你怎么不去官府?”
“九州的半数以上的官员都被关起来了,巡抚亲自坐镇北边,总要等陛下的圣旨来了再说。”剩下的所有官员,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
北边的这些官员当真恶毒至极,他们为了所作所为不被发现,硬是断了所有人读书的路,没有百姓能通过科举出仕,也就永远不会有官员为他们发声。
徐京墨觉得齐承帝最终会同意他的请求,日后他要做的事情还真不少,渔阳的重建不只是农耕经济,还有重兴教育。但是这些其实都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百姓的信心,相信朝廷、相信官员、相信日后都会好。
他写了封信给崇山书院的袁院长,这次是真的要从崇山书院请夫子来帮忙,他一个人分身乏术。等新的夫子到来,朝廷的任命也就应该下来了,一切都将走上正轨。
南宫云辞大概烨猜到,这段时间是他们难得空闲的时间,她又问,“余家小姑娘,你是何打算?”
“她是遗孤,想来陛下定有恩赐。若是她愿意,我到是希望她多学些本事,日后可以接管一些国有土地的事情。”
“她是女子。”
“有本事就行,管着国有土地也算不得官,端看陛下同意不同意。”
两人都想推着世间女子往前多走一步,只是这一步也是困难重重。但是经历了渔阳的事情以后,徐京墨更加确信,想要女子地位提高,就必须有高位的女子,因为这样的人才会设身处地地为女子着想。
自从南宫云辞怀孕,两人的话题就时不时围绕着孩子展开。南宫云辞想起徐京墨画的图纸,随即问他,“你画的那些图纸是给孩子用的吗?”
“嗯,你昨日看见的那副是给孩子学走路用的。”小孩子刚开始学走路是肯定走不稳当的,要是摔疼了,肯定就不想再走,有了学步车就能很大程度上缓解这问题。
夕阳的余晖铺洒在庭院里,石板地面泛着柔光,在静谧的花园里,一对璧人显得是那么温馨。两人慢慢走回卧房,徐京墨扶着南宫云辞坐到软塌上,帮她退下绣花鞋后又帮她捏了捏小腿,果然到了下午就会很肿胀。
“阿辞,你说宝宝会长得像谁?”
南宫云辞嘴角噙着一抹温柔笑意,眼神满是对未来的憧憬,“男孩子像你,女孩子像我。”
随着孩子越来越大,她越来越能感受到一个小生命在她肚子里孕育,那种血脉相连的感觉很奇妙。
“都像你,你好看。”
直白的赞美让南宫云辞脸颊微红,“你也不差。你打算在渔阳待几任?”
知道她这是不好意思了,他便顺着她的话换了话题,“渔阳情况特殊,也许是多个一年半载,也许是多一任。等孩子三岁以后,我亲自给他(她)启蒙。”
“也好,小时候是母亲给我启蒙,后来大一点以后父亲手把手地教我怎么做生意。”
“你喜欢吗?”
“比起绣花什么的,要喜欢的多。”说着,她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肚子,“我只盼这孩子能平安健康,其余的,都是次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