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原老板,不,本官应该叫你福王世子。”
  齐元礼抬着头,不屑地看着他们,“别白费功夫了,我什么都不知道。”
  “你可知如今的世子是你的嫡亲弟弟?”
  齐元礼当然知道,一个区区世子之位有什么大不了的,他父亲若是能登上大宝,他就是太子。
  戚大人看的出这人是个极其高傲的人,“你父亲已经败了,绝无翻身的可能。你们拿钱买到的这些人脉,并不牢靠,陛下只需要一句话就能让你们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
  “那你们还在与我浪费什么时间?”
  “按照律法需要你的口供而已,其实你招不招都无所谓。你们通过青楼得到消息、再用一些把柄拿捏各地的官员,法子是好,可惜太上不得台面了。”
  齐元礼似乎被激怒了,“上不得台面?你一个寒门出身的落魄户,也配对我等指手画脚!”
  他越说越激动,不经意间,许多话就脱口而出。他是福王长子,福王受过多少欺辱,他就受过多少欺辱,不想被欺辱就只能获得至高的地位。这个天下,有什么位置能比皇位更高。
  心里被扭曲的福王,开始步步为营,他虽然是皇族,但是一直以来都是被欺压的一方,所以他比其他人更懂的底下人的心。借着青楼,用女色获取消息,再用各种不堪的过往捆绑住那些官员、商人。
  如果说一开始,这些人是不愿意的,但是在大笔的银钱、易如反掌的青云路面前,态度也就变成了自愿的。
  至于徐京墨他们一直不明白王阁老为何会对福王倾力相助的原因,也找到了,福王的侧妃是王阁老的私生女。
  “没想到,王阁老倒是个痴情人。”只是迟来的深情比草都贱,他那心上人都死了不止多少年了,他还这儿一副神情的作态。
  要徐京墨说,他帮福王,为感情有四分之故,为权利则有六分之因。
  “齐元礼心里也是恨的。”不然不会借着冲动把什么都交代了出来。
  能不恨吗,明明是嫡长子,结果为了皇位远走他乡,嫡妻被父亲杀死,因为怕她走露风声。唯一的嫡女也被随便嫁给了一个功勋之后,只为那一点军权。后来女儿过世,说是难产而死,其实是被染了脏病过世的。
  “他比他父亲多了一些人的感情,福王这人简直是地狱爬出来的恶鬼。”就连他自己他都不在乎,甚至以男色引诱一些女子入局。
  九州的乱局很快落下了帷幕,所有涉事官员均被抄斩,福王、王阁老、彭都督也是满门抄斩。
  齐承帝再御书房与徐天赐闲谈,“你这个侄子着实了不起,不过一年时间就立了大功。”
  天下最大的功劳一定是皇帝的,徐天赐笑着回道,“非他一人之功,不过也是他运气好,刚好遇到了九州的事情。”
  “你呀,不替自己侄儿谋划就算了,还要把他的功劳推出去。”
  听齐承帝这话,徐天赐就知道他想将徐京墨调回京都,但是徐京墨早就写信给他说过心愿。“陛下,臣想为侄儿求个恩典。”
  “哦,说说看。”
  “他想试试能不能帮渔阳的前任知府余成林完成遗愿,让那
  里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渔阳吗,齐承帝拿起一本折子递给他,“你先看看。”
  徐天赐一打开就认出是徐京墨的笔迹,国有土地?折子的内容不长,他很快就读完了,说起来粮税一直都是个问题。不收税,不可能,收太多,影响民生;收粮食,运输途中有损耗,收银子,要用的时候又要用银子换粮食。
  若是折子中的构想可以实现,那就可以解决这所有的问题。
  “陛下,微臣觉得可以一试,九州那些多出来耕地刚好适用。”至于分田地给百姓,齐承帝是肯定不会反对的。
  “若是既种自家的地,又种国家的地,他们会一样认真吗?”若要做就要做好,做不好不如不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