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齐承帝看着下面有些义愤填膺的年轻人,心道,果然还是个气血方刚的新人。若是朝上这些老臣知道这些,大概也就一笑而过,说不得还有些人会去趁火打劫赚上一笔。
  “那你夫人也是这样收粮吗?”
  “南宫粮铺的收粮价格是按照去岁的价格来的。”
  “她这样不就亏了吗?”
  徐京墨目光灼灼地看向齐承帝,借用《孟子》中的那句话: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南宫云辞若想获利,当年朝廷征收过路税时,她就能用极低的价格吃下临安等地的茶山,独占市场从而获利。
  但是她没有,组建商会的初衷固然有保护商人,但是保护商人的同时也保护了农户,此乃国之根基。
  齐承帝听完又问了句,“她就准备这么一直贴钱下去?”
  “禀陛下,明年京都那些粮商约莫是只能从其他地方买粮来卖了,南宫家正常价格卖粮也是赚钱的。”
  齐承帝对他的回答似乎很满意,“浩然说你想去九州,朕本来打算留在户部。”
  原来如此,九州是齐国的粮产大省,他夫人突然开始做粮食生意,皇帝这是一位他要为自家牟利,所以才一再试探。不过幸好,他的回答算是过关了。
  “微臣核对官员过往功绩时,发现九州的粮税与当地的粮商所掌握的粮食量是一致的,但是沈检讨却言之凿凿,这九州的粮食并不在粮食商会掌握之中。微臣心有疑虑,想去看上一看。”
  “那就去吧,去替朕看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子期,多向你夫人学学,经商一道自有乾坤。”
  “臣遵旨。”
  徐京墨从养心殿走出来,才发现背后已然汗湿了,皇帝的每句话都有深意,哪怕当时不发作,日后也随时可能找个由头发作出来。到如今,他总算明白了为什么说伴君如伴虎。
  等他回到家里没多久,齐承帝身边的宝公公来了,还带来了一封圣旨。
  “小徐大人,这圣旨可是给您夫人的。”
  看宝公公一脸笑颜,至少知道这圣旨肯定不是坏事,等南宫云辞出来,两人跪下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徐京墨之妻南宫云辞,令仪淑德、温惠秉心、为商仁义……其贤良之风,足为闺阁之表。今特封尔为宜人,赐以诰命。”
  南宫云辞接过圣旨后,徐京墨走去前面递上一个荷包,“有劳宝公公。”
  那宝公公手腕一翻,荷包就进了他的袖子,笑着回道,“不敢不敢,杂家为陛下办事岂敢言累。杂家预祝小徐大人步步高升、前程似锦。”
  宝公公自小跟在齐承帝身边,他说的话从来不会是一句简单的客套话。
  南宫云辞看着手里的圣旨,吩咐道,“青染,家里所有人赏三个月的月银。”
  虽然不知道这个诰命怎么来的,但是他们感恩的态度必要到位。
  两人回到卧房,徐京墨将今日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陛下大概会封我为正五品的安察司佥事,不然你的诰命也不会是宜人。”
  “陛下可会介意我涉足粮食生意?”不然为什么要单独喊了他去各种询问呢。
  “应该是以为我要以公谋私,说起来还要感谢京都这些粮商,阴差阳错成就了我们的安排。”之后他们去到九州就算涉足粮食,也不会显得突兀。
  看着还在纠结的妻子,徐京墨又补了句,“别担心,陛下只会介意这粮食被一人握在手中。”
  粮食关系民生,一个商人独占市场,不就成了他/她来影响民生,如此行事才会被皇帝忌惮。而今,京都的粮商只是少了一些,无伤大雅,皇帝自然不会理会。
  虽然徐京墨主导的官员考核办法已经被齐承帝认可了,但是到底还只是私底下。温阁老寻了个时间,将这东西在朝会上呈了上去。
  一时间,朝堂上热闹不已,赞同的和反对的谁也不服谁,而内阁之中王阁老和沈阁老都反对,而温阁老和徐阁老都赞成,也是没有统一的意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