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话却是没人信的。想不明白也不要紧,先买了再说,陈粮还是新粮,他们哪里会在乎,能填饱肚子就行。陈粮清仓,不限购,但是陈粮总是有限的,还是先买了再说。
  只要有一个人买,其他的人也就跟着开始买。
  南宫粮铺门前的火爆场景恨恨地刺激一番本地的其他粮商,众人又去了郭府。
  “她就这么亏着卖?”
  一众粮商想不通,他们本以为南宫云辞会跟着涨价,结果这人居然继续低价去卖!这世上居然还有人和银子过不去,想不通,着实想不通。
  南宫云辞真的亏了吗,当然没有,她用均价400文/石的价格购入了大量的粮食,现在卖500文/石,还是赚的。为什么不涨价,因为她要让这群黑心粮商狠狠地亏一波。不仅如此,她也是要赶在新粮下来前,把陈粮给卖出去。
  郭老板已经反应过来了,但是他只能假装不知道,这打压南宫粮铺是他挑的头,如今要怎么收场才好?
  葛老三是个急脾气,他骂骂咧咧地,“小娘皮是故意的,等老子去砸了南宫粮铺!”
  “你可省省吧,她夫君是翰林院的小徐大人,亲舅舅可是当朝徐阁老。若非如此,我们背后的人也不会看着她嚣张。”在京都做生意,谁的背后没点官家的关系呢。
  “那你说怎么办,她不涨价,咱们就卖不出去,这新粮眼瞅着就要下来了。”
  钱老板也急,他其实一开始就不想折腾,奈何在一群人没一个肯罢休的。“我们若是降价,这市面上的粮食一下就多了,恐怕又会像之前那样,引得老百姓观望,而不采买。”
  “降价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我等尽快将粮食卖到京都以外的地方,现在还能卖个600文/石,去掉运费差不多就是500文/石。”
  这价格就和在京都卖粮一样了,还是亏不少,但是粮食能卖出去,总比烂在手里好。
  这一次,众人没能达成一致。郭老板也明白,经此一事。他是失了信任,日后这群人也不会听他的了,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商场就是这么残酷,做错一次,可能就不会再有第二次的机会。
  管不了其他人了,郭老板直接让管家去喊了自家的掌柜来,先出手的损失才会更小,无论是在哪里,东西只要多了就卖不起价了。
  钱老板也迅速地开始
  行动,其他大大小小地粮食都逐渐开始降价或者往外地运粮食,葛老三不乐意降价,总觉得这样是向那个他看不起的小娘皮低头。日子一天天过去,南宫粮铺的陈粮都卖完了,新粮也下来了。
  京都的粮价似乎在一夜之间回到了正常水平,一两银子一石。但是街边的有些粮铺却不见踪影,其中就包括葛家粮铺。
  京都粮商闹出的动静可不小,各方的人都看再眼里,经此一事,再无人敢小觑南宫云辞。
  徐京墨又一次被齐承帝点名讲学后,本以为是要被问那个刚交上去的官员绩效考核办法,却没想到被问的是自家夫人。
  “浩然说最近京都的粮价波动与你夫人有关,给朕讲讲是怎么回事。”
  徐京墨虽然对皇帝少了许多的敬畏之心,但是从来不会藐视皇权,上位者一声令下就可能是百十条人命。齐承帝问的是生意,还是银钱?
  他心里千思百转,但是面上露着微笑回答道,“她本来是想找粮食商会的人谈谈合作,可这些豪商看不上她这个小女子,根本不理会她。她性子一起,就说要自己做这粮食生意。”
  “这一年的粮价听说降了不少,你家生意可是亏了许多?”
  徐京墨不意外皇帝对京都各种消息都有掌握,但是他这问话似乎是意有所指。
  “不瞒陛下,亏的事其他粮商,不是我夫人。别人降价,她就偷偷去买入,再转手卖出去,一来二去,虽然没赚到什么银子,但是也没有亏钱。”
  徐京墨说的基本属实,徐天赐曾今告诉过他,与皇帝相处时,要“坦诚”。做臣子的一定要让皇帝放心,像一张白纸一样展开皇帝面前,好的、坏的都给皇帝看到。皇帝不会要求臣子都必须像圣人一样,品德高尚、一点私心都没有。
  只要不触及皇帝的红线,适当的有点“瑕疵”反倒更好。就像徐天赐那样,是个能臣、也是个忠臣,但是他要为徐家平反这点心思是明明白白地展现给皇帝的。皇帝用起他来反倒更放心,一个无欲无求的臣子才可怕。
  再比如沈阁老,他搞朋党之事,齐承帝会不知到吗?不会的,但是为什么没有下手收拾他,因为目前一切都还没有实控,齐承帝甚至需要借他的手稳住一干老臣。
  但是等几次科举以后,会有不断的新人进入朝堂,当这些新人足以成为齐承帝的班底时,沈阁老若是还不知收敛,那就到了秋后算账之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