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擎 第15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谨慎的听着土砖下方的动静,没听见有什么声音,才探出头,去看下面的情况。
  只见土砖层的厚度,大约有一米多,事实上不仅仅是土砖,还有石膏层和碳层,紧紧密密压在一起,显示出黑黄白交错的纹路。
  在土砖层之下,是个落差约有两米的空间,地面勒着石料,灯光往下一打,下面有一团血迹。
  血迹并不多,像是磕出来的。
  我脑补出了个场景,小朱被一路拖拽,拖入了土砖之中,身体在不规则的土砖边缘摩擦,被拖下去后,两米高的落差,头先着地,所以磕出了血迹。
  血迹延伸向右侧,由于视角原因,再多就看不见了。
  后面的小绍等人见我停了下来,问我情况如何,我将狼眼从嘴里吐出来,拿在手里,回说:“到头了,下面是个墓,小朱被拖下去了。情况不妙,他脑袋可能摔出血了,但愿没摔出什么大问题……”说话间,我冲里面大喊了一声:“小朱!小朱听得到吗!”
  声音在下面的空间里回荡着,小朱没有回应,但离奇的是,我喊完后,竟然听到下面响起了一阵击鼓声。
  这声音,之前我们在外面听到过,当时以为是李爱国在下面击鼓,拿烟一熏后,鼓声就停了。
  如今,鼓声居然又响了。
  第55章 巴渝舞
  我听着鼓声,只觉得那缓慢的,带着传统祭祀旋律的鼓点,一声声,如同敲打在人的心脏上,没敲一下,心便往下沉一分。
  将匕首收起,狼眼重新叼进嘴里,我把上身探入了土砖洞里,瞄准位置后,身体做好准备,便撑着双手往下一翻,双掌先落地,人顺势跟着在地上打了个滚儿。
  顾不得双臂发麻,灰头土脸,我迅速起身,一手拔出匕首,身形朝着血迹延伸的方向看过去,却见这下面地方很小,应该是个耳室,不到五六个平方的面积,靠墙周围堆着一个又一个黑黑正正的大箱子。
  我没有太多心思研究那些箱子,只打眼一看,都上了黑漆,明显被人翻动过,有两个箱子打开了,里面是一团乱絮。后面的小绍,阿海和李师傅一一学着我的模样,跟着下来。
  那血迹蔓延到头的位置,是个方形的墓道,人得弓着腰背进去,我没敢一个人往里冲。两个死人,外加离奇被拖走的小朱,已经足以说明这里的危险,我必须得等小绍他们下来,四人汇合后再做行动。
  在三人下来的过程中,我在地上发现了一些长长的黑色毛发,显然不属于小朱,毛发末端还粘粘了些碎肉状的东西,十有八九,是那具干尸身上弄下来的。
  此时,我脑子里有个非常不符合唯物主义价值观的念头:拖走小朱的,会不会是那具干尸?打住打住!我强迫自己将这个恐怖的猜测从脑子里甩开,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自己吓自己。
  我宁愿相信,拖走它们的是什么野生动物,毕竟这里有盗洞,招惹一些野生动物在这里居住,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思索间,小绍等人一一落地。
  “这些箱子……”阿海先被它们吸引了目光。
  我打断他的话:“是一些布帛,可能是陪葬的服饰衣物,别管它们,走。”用手电筒示意了一下前方,我和小绍在前头并行,钻入了方形墓道中。
  墓道两侧有些褪了色的彩绘,一边走,小绍一边问我:“这上面画的是什么?看不清楚?”我主要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前方,只随意瞅了几眼,便道:“载歌载舞,持剑持弩,但没有战争场景,应该是巴渝舞。”这古墓的主人,没准儿和那位著名的曾侯乙一样,也是个乐器爱好者。
  乐舞不分家,这墓道上绘着巴渝舞,还时不时有鼓声,足以说明,这地儿‘文艺’气息浓厚。
  说起来还真稀奇,这次巴陵墓片区的考古,有大量文字资料,本就罕见,隔着两公里外的另一个峡谷里,发现一古墓,居然又是搞音乐的。
  “巴渝舞是什么?”他自己就是四川人,不过搞工程的,对自己本地的古今文化,不一定那么清楚。
  我就简解释道:是古代巴渝地区,民间的一种舞蹈。据说巴国伐纣时,就是“前歌后舞”,可以理解为古代的战舞。后来到汉朝,又成为了王朝祭祀和丧礼乐舞,逐渐转为了祭祀性质的舞蹈。很长一段时间,巴渝的音乐和舞蹈,是国家标准舞。“
  他诧异:“这么厉害?”
  我道:“文献有提及,中国最早的音乐,可能就诞生于巴渝地区,所以,我有点理解,为什么这片墓区的主人们,都这么文艺了。”
  小绍说:“我一个四川人,我都不知道这些,还是你们见识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