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妈妈点头应是,这是七老爷的第一个子嗣,不用说她也知道该小心谨慎。
  天已经黑了,荣茵叫她服侍着换了身衣裳,往松香院去给陆老夫人请安。
  她回来的事早在府里传开了,松香院的下人见到她,表情耐人寻味,跟以前一样恭敬地行礼请她进去。
  荣茵进到里面才知道杨莺时也在,她伏在案上替陆老夫人抄写佛经,看到荣茵进来放下笔,福了福身。
  陆老夫人披了件短袄坐在临窗的炕上,朝杨莺时笑笑:“你也累一天了,先回院子歇息去吧,我与老七媳妇儿说会儿话。”
  杨莺时没说什么自行去了。
  陆老夫人招手让荣茵过去坐:“这么晚了你何必还来看我,明早请安不也一样。”
  “儿媳刚回来,怎能不来给您请安呢,您在府里还好吗?”荣茵低下头琢磨着要怎么说才好,陆老夫人年纪大了经受不住波折,七爷不想让她担心,谎称自己被他惹生气,一怒之下回了荣府。
  陆老夫人也愁,她都不知道要怎么说陆听澜好了,之前死活不愿意纳妾,现在又变了主意要和离,劝也劝不动,她连着好几个晚上都睡不好。
  私心里她当然希望多纳几房妾室繁衍子嗣,但她不希望两人和离,一来传出去不好听,二来怕荣茵以后的日子不好过。她打起精神:“我好着呢,身边有那么多人伺候,每天就是吃喝玩乐,你别惦记着我了,你祖母身子还硬朗吗?”
  荣茵捡着好听的话说了,约莫一炷香后,见陆老夫人精神不济便告退出了院子。
  她走下松香院的踏跺,发现杨莺时根本就没走,正站在不远处的太湖石假山边上,手里提了盏羊角灯,一旁并没有丫鬟跟着。
  杨莺时见她出来,几步走到她面前:“你还回来做什么?七爷都不要你了。”
  荣茵曾经以为自己真的坏了杨莺时与七爷的姻缘,所以两人相对时多有忍让,可现在她已知晓事情的真相,不明白杨莺时是以怎样的心态说出这番话。她没有理会,继续往前走。
  杨莺时在她身后又喊了一句:“你回来会拖累七爷,会害死他的。”
  “你错了,我回来七爷才会拼尽全力去赢,才会怕输,才会不想死,他需要我回来。”荣茵停下脚步,回头看她,“荣茵本该感谢杨小姐,答应七爷助我脱身,可不论七爷答应你的事,凭你的私心就不值得我道谢。”
  “荣茵奉劝杨小姐一句,不要执着不属于你的东西了,七爷他这辈子只会有我。”
  第116章 后事后事
  墙根处的蛐蛐儿叫得绵密,一声声织进砖缝里,杨莺时脸色一白,哭着跑远,声音惊起了廊檐下打瞌睡的仆妇,揉揉眼睛朝这边张望。
  荣茵望着夜空中浮起的半弯月牙怔愣,时间过去太久,她都快忘了自己以前也是霸道的性子,因为七爷足够的耐心和怜爱,让她一点一点卸下盔甲,露出本来的模样,可又和以前不尽相同。她现在霸道不再是因为害怕失去,而是坚定的知道这是属于她的,谁也抢不走,她应该站出来维护。
  并且理直气壮,不用怕别人指指点点。
  青竹推开院门出来,看到荣茵还在有些惊讶:“七夫人?”她忙福身行礼:“您方才和谁说话呢,太夫人似乎听到了哭声,让奴婢出来看看。”
  荣茵收回视线扫向廊檐下的红漆廊柱,那名探头探脑的仆妇急忙把头缩回去,不敢吭声。她又看向青竹:“没谁,母亲听错了,是猫从假山上摔下来,疼得变了声儿,你回去告诉母亲,让她安心睡吧,我明天再来给她请安。”
  “那奴婢就不送您了,您路上慢着点儿。”青竹看着荣茵走远,返回去关上了院门。
  今晚的月光很淡,琴书把灯笼挑亮照路,两人越过假山往回走。走到边门,就瞧见前方有人打了灯笼迎面走来,速度很快,到近前才看清是陆听澜。他回到踏雪居听陈妈妈说了后,就赶来接她。
  荣茵把手放进他的大掌里:“你忙完了怎么不在踏雪居里等,我马上就回去了。”
  “天黑,我不放心。”陆听澜揉搓她微凉的手,对琴书道:“这天早晚还有冷风,日后出门记得给夫人拿暖手炉。”
  琴书应是,荣茵觉得他太紧张了,不过是有了身孕,都快五月了,哪还有人用暖手炉的,她也没那么娇气。
  “听话,你现在就是这么娇气。”一只手搓热,陆听澜换了另一只。
  荣茵低头笑了,心里有暖风拂过,她还是喜欢七爷这样跟她说“听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