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1 / 3)
“而这!”太子猛地伸手指向床上躺着的永平帝,“都是父皇造的孽!堂堂一国之君,居然沉溺于儿女情长,置百姓于不顾,实在是德不配位!”
“你这逆子!”永平帝怒瞪双眼,艰难地吐出几个字。
“逆子?”太子又笑道。
他背着手在空旷的大殿中来回走动,仰头大笑,与他平常的温和儒雅判若两人。
“本宫凭什么要孝顺你这样的败类,你这一生,不配为人父,不配为人夫,更不配为人君!”
永平帝听他如此贬低自己,再不能忍,猛地撑起身,嘶吼道:“朕无愧于心!”
太子慢慢踱到永平帝面前,定定看着他,声音冷厉。
“无愧于心?”
“我母后十五岁便嫁与你,心里眼里只有你,你却将她弃之如敝履,让她一人独守空房,任徐氏贱妇羞辱我母后,把我母后的脸面踩在地上,这就是你的无愧于心?”
“你的宝贝儿子不过六岁,在你眼里却比本宫这个二十岁的嫡长子更优秀,要废本宫立他为太子,这就是你的无愧于心?”
“皖北大旱,农田颗粒无收,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官员上报灾情请求赈灾,你听信徐丞相之言,指责官员夸大其词,骗取朝廷银两,把银子拿去给你的宝贝儿子准备秋狩猎物,这是你的无愧于心?”
“江宁巡抚李勤,利用职权,贪污受贿、欺压百姓、放纵家人,与当地的恶霸勾结,欺压善良百姓。本宫的下属发现了他的罪行,儿臣向父皇你禀告,只因他是徐丞相的学生,你根本不予理会!”
“你是不知道百姓们的苦吗?你知道!只是不在乎罢了!百姓在你眼里,和地上的蝼蚁没有区别!”
“你的心里没有黎民百姓,不配做大周的君主!”
他双目圆睁,颈上鼓起一道道青筋,情绪激动。
永平帝呼哧呼哧扯了一风箱,总算迸出一句话。
“你又比朕好到哪去?”
“你逼着徐相发动叛乱,有多少无辜的将士死在叛乱中,你又把他们的命看成什么,你做出一副仁厚爱民的模样,和朕有何区别?不过是嘴上说的好听而已!”
太子不以为意地笑笑。
他说了那么一堆话,似乎渴了,走到桌前给自己倒了杯茶,低头吹了吹,浅浅饮了一口,才姿态优雅地放下茶杯。
他望着永平帝,淡淡道:“一将功成万骨枯。既然有变革,就得流血死人,这是难免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再说了,这些兵士,既然从了军,就要随时做好牺牲性命,为国捐躯的准备,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担君之忧,这是他们的本份!”
“这样的死去,不比他们庸碌活着更有价值?他们在泉下有知,会感激儿臣给他们这个机会!”
永平帝冷哼一声,气喘吁吁地道:“说得好听,不过是给自己心狠手辣找借口。”
太子变了脸色,质问道:“那又如何?你以为本宫想如此做?这一切的灾难不是你造成的吗?不是你将本宫逼得走投无路,本宫会这么做吗?徐家人会有这样的下场吗?一切都是你的错,你才是罪魁祸首!”
“等本宫登基后,定会爱民如子,让大周子民过上富足生活,开创大周的太平盛世,大周子民定会感恩戴德,他们有本宫这样的一位仁德明君,史书上也会记载我的丰功伟绩。”
太子说着,突然想到什么一般,深呼吸一口,恢复往日的模样,带着温润和雅的笑容走回永平帝面前。
他俯下身,慢慢的,一个字一个字地对永平帝说道:“对了,父皇,儿臣忘记告诉你了,徐氏那贱妇不仅死了……”
“你把她怎么了?”永平帝怒红的眼睛瞪得更圆,艰难地问道。
每说一个字都带着颤音。 ↑返回顶部↑
“你这逆子!”永平帝怒瞪双眼,艰难地吐出几个字。
“逆子?”太子又笑道。
他背着手在空旷的大殿中来回走动,仰头大笑,与他平常的温和儒雅判若两人。
“本宫凭什么要孝顺你这样的败类,你这一生,不配为人父,不配为人夫,更不配为人君!”
永平帝听他如此贬低自己,再不能忍,猛地撑起身,嘶吼道:“朕无愧于心!”
太子慢慢踱到永平帝面前,定定看着他,声音冷厉。
“无愧于心?”
“我母后十五岁便嫁与你,心里眼里只有你,你却将她弃之如敝履,让她一人独守空房,任徐氏贱妇羞辱我母后,把我母后的脸面踩在地上,这就是你的无愧于心?”
“你的宝贝儿子不过六岁,在你眼里却比本宫这个二十岁的嫡长子更优秀,要废本宫立他为太子,这就是你的无愧于心?”
“皖北大旱,农田颗粒无收,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官员上报灾情请求赈灾,你听信徐丞相之言,指责官员夸大其词,骗取朝廷银两,把银子拿去给你的宝贝儿子准备秋狩猎物,这是你的无愧于心?”
“江宁巡抚李勤,利用职权,贪污受贿、欺压百姓、放纵家人,与当地的恶霸勾结,欺压善良百姓。本宫的下属发现了他的罪行,儿臣向父皇你禀告,只因他是徐丞相的学生,你根本不予理会!”
“你是不知道百姓们的苦吗?你知道!只是不在乎罢了!百姓在你眼里,和地上的蝼蚁没有区别!”
“你的心里没有黎民百姓,不配做大周的君主!”
他双目圆睁,颈上鼓起一道道青筋,情绪激动。
永平帝呼哧呼哧扯了一风箱,总算迸出一句话。
“你又比朕好到哪去?”
“你逼着徐相发动叛乱,有多少无辜的将士死在叛乱中,你又把他们的命看成什么,你做出一副仁厚爱民的模样,和朕有何区别?不过是嘴上说的好听而已!”
太子不以为意地笑笑。
他说了那么一堆话,似乎渴了,走到桌前给自己倒了杯茶,低头吹了吹,浅浅饮了一口,才姿态优雅地放下茶杯。
他望着永平帝,淡淡道:“一将功成万骨枯。既然有变革,就得流血死人,这是难免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再说了,这些兵士,既然从了军,就要随时做好牺牲性命,为国捐躯的准备,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担君之忧,这是他们的本份!”
“这样的死去,不比他们庸碌活着更有价值?他们在泉下有知,会感激儿臣给他们这个机会!”
永平帝冷哼一声,气喘吁吁地道:“说得好听,不过是给自己心狠手辣找借口。”
太子变了脸色,质问道:“那又如何?你以为本宫想如此做?这一切的灾难不是你造成的吗?不是你将本宫逼得走投无路,本宫会这么做吗?徐家人会有这样的下场吗?一切都是你的错,你才是罪魁祸首!”
“等本宫登基后,定会爱民如子,让大周子民过上富足生活,开创大周的太平盛世,大周子民定会感恩戴德,他们有本宫这样的一位仁德明君,史书上也会记载我的丰功伟绩。”
太子说着,突然想到什么一般,深呼吸一口,恢复往日的模样,带着温润和雅的笑容走回永平帝面前。
他俯下身,慢慢的,一个字一个字地对永平帝说道:“对了,父皇,儿臣忘记告诉你了,徐氏那贱妇不仅死了……”
“你把她怎么了?”永平帝怒红的眼睛瞪得更圆,艰难地问道。
每说一个字都带着颤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