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姐姐的亲事后 第198节(3 / 4)
“夫人,话已带到,您也都明了,那我这就走了,东家的事儿不敢耽搁。”
温梅君捏了捏袖子里的银票,满意道:“行行行,快去吧,那丫头也是能折腾,五六个八十人的商队,可不好管啊,现在又搞什么粮种,她也不嫌累得慌。”
她亲自送周尧离开,有了三妹妹送来的钱,她心里底气莫名足了许多。
“走,去给兰君买礼物,她女儿出生,我这个做姨母的都没送什么好东西呢,还有大哥哥的女儿跟儿子,二哥哥的儿子,也不能漏了,也不知道竹君这死丫头什么时候生孩子……”
买了一大堆的东西,仿佛回到未出嫁时无忧无虑的日子,心里总算舒坦了。
温梅君一想到要回县衙,顿时就有些心梗,“纤云,他是不是还在别院里?”
纤云点头,恨恨道:“那小狐狸精我都打听清楚了,夫人,咱们打过去撕了她的脸,姑爷太过分了,现在竟然一点也不避着您,明目张胆……”
温梅君立刻拦住她,眼中难掩伤痛。
真是对不住三妹妹那么维护她,专程过来帮她,可她太笨了,根本斗不过江玉净,被耍得团团转。
要是自己跟三妹妹一样聪明就好了,不说能握住江玉净,至少也能将他狠狠摁住,不能生出要害自家人的心思。
可她连这点都做不到,母亲当年骂得对,她真是蠢得像猪。
温梅君越想越气,捏着袖子里实实在在的银票,眼里露出一抹狠色,挣扎这么久,要不是三妹妹派人来,她还会陷在江玉净的虚情假意里,这个男人,她现在看透了。
母亲说得对,一家子骨肉,将来就算嫁人,分各一方,也要心连着心,不能叫外人欺负。
三妹妹是她妹妹,当初也是为了她,不得已去得罪这虚伪的男人,那她这个做姐姐的,也不能没心没肺。
温梅君咬牙,拉过纤云小声叮嘱道:“不必,听我的,你去……”
第147章 捡漏的第一百四十七天赚钱要紧
春雨绵绵,北地终于迎来了好时节,冬雪开化,一片欣欣向荣。
只是经过天灾战乱后,北地的百姓,少了很多,有些县简直就是十室九空。
这一点,体现在方方面面,粮种等东西的需求直线减少,活下来的人,都感激着上天的垂怜。
温竹君面对这种情形,还有一个担忧,那就是田地的问题,无数无主之田应该如何处理?那些已经买卖的田地不好管,但无主之田总不能还要被那些人占去。
王朝运行到一定程度,土地吞并的势头挡不住,但总能减缓吧,她希望能尽一点力。
之前北地危急关头,不见他们身影,田地他们占着,金银他们拿着,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温春辉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土地这个东西很玄妙,无主的东西,一旦你种了庄稼,不是你的慢慢也就成了你的,后续想要改变,那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也不含糊,上了折子,直接将这个问题捅到了朝堂上。
温竹君便不再管了,她现在忙的要死,没空管那些事儿。
赚钱要紧。
不过,这个问题,却渐渐在朝堂上刮起了大风。
这大概就要牵涉到立朝之初了,当年大梁立国,北地地广人稀,荒地无数,从前朝廷是希望有人去种地的,所以对土地的买卖疏于管理,后来人口剧增,北地发展也快,有些人囤地囤多了,朝廷也发觉不对,便开始遏制,但效果甚微。
之前彻查张炳之一党,查出了田地无数,佃农数不胜数,他们倒台后,也释放出了无数良田。
可惜北地混乱,加上战乱天灾,官员更迭不及时,那些良田好不容易放出来,如今已经被瓜分一空。 ↑返回顶部↑
温梅君捏了捏袖子里的银票,满意道:“行行行,快去吧,那丫头也是能折腾,五六个八十人的商队,可不好管啊,现在又搞什么粮种,她也不嫌累得慌。”
她亲自送周尧离开,有了三妹妹送来的钱,她心里底气莫名足了许多。
“走,去给兰君买礼物,她女儿出生,我这个做姨母的都没送什么好东西呢,还有大哥哥的女儿跟儿子,二哥哥的儿子,也不能漏了,也不知道竹君这死丫头什么时候生孩子……”
买了一大堆的东西,仿佛回到未出嫁时无忧无虑的日子,心里总算舒坦了。
温梅君一想到要回县衙,顿时就有些心梗,“纤云,他是不是还在别院里?”
纤云点头,恨恨道:“那小狐狸精我都打听清楚了,夫人,咱们打过去撕了她的脸,姑爷太过分了,现在竟然一点也不避着您,明目张胆……”
温梅君立刻拦住她,眼中难掩伤痛。
真是对不住三妹妹那么维护她,专程过来帮她,可她太笨了,根本斗不过江玉净,被耍得团团转。
要是自己跟三妹妹一样聪明就好了,不说能握住江玉净,至少也能将他狠狠摁住,不能生出要害自家人的心思。
可她连这点都做不到,母亲当年骂得对,她真是蠢得像猪。
温梅君越想越气,捏着袖子里实实在在的银票,眼里露出一抹狠色,挣扎这么久,要不是三妹妹派人来,她还会陷在江玉净的虚情假意里,这个男人,她现在看透了。
母亲说得对,一家子骨肉,将来就算嫁人,分各一方,也要心连着心,不能叫外人欺负。
三妹妹是她妹妹,当初也是为了她,不得已去得罪这虚伪的男人,那她这个做姐姐的,也不能没心没肺。
温梅君咬牙,拉过纤云小声叮嘱道:“不必,听我的,你去……”
第147章 捡漏的第一百四十七天赚钱要紧
春雨绵绵,北地终于迎来了好时节,冬雪开化,一片欣欣向荣。
只是经过天灾战乱后,北地的百姓,少了很多,有些县简直就是十室九空。
这一点,体现在方方面面,粮种等东西的需求直线减少,活下来的人,都感激着上天的垂怜。
温竹君面对这种情形,还有一个担忧,那就是田地的问题,无数无主之田应该如何处理?那些已经买卖的田地不好管,但无主之田总不能还要被那些人占去。
王朝运行到一定程度,土地吞并的势头挡不住,但总能减缓吧,她希望能尽一点力。
之前北地危急关头,不见他们身影,田地他们占着,金银他们拿着,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温春辉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土地这个东西很玄妙,无主的东西,一旦你种了庄稼,不是你的慢慢也就成了你的,后续想要改变,那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也不含糊,上了折子,直接将这个问题捅到了朝堂上。
温竹君便不再管了,她现在忙的要死,没空管那些事儿。
赚钱要紧。
不过,这个问题,却渐渐在朝堂上刮起了大风。
这大概就要牵涉到立朝之初了,当年大梁立国,北地地广人稀,荒地无数,从前朝廷是希望有人去种地的,所以对土地的买卖疏于管理,后来人口剧增,北地发展也快,有些人囤地囤多了,朝廷也发觉不对,便开始遏制,但效果甚微。
之前彻查张炳之一党,查出了田地无数,佃农数不胜数,他们倒台后,也释放出了无数良田。
可惜北地混乱,加上战乱天灾,官员更迭不及时,那些良田好不容易放出来,如今已经被瓜分一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