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姐姐的亲事后 第194节(3 / 4)
北戎的消息陆陆续续地传来,听说牲畜又死了很多,人也被冻死了不少,这种生存重压下的反扑,极为强烈震撼,但凡他们突破了大梁边境防线,便是屠杀抢掠,无恶不作。
这就是生存之战了,北戎人为了活着,拼尽全力,不留退路,大梁将士被打得士气低落,一败再败,更别提北地本就复杂,这时候四处窜出来的土匪也更加猖狂了。
这些消息听着都叫人泄气。
“夫人,别着凉了。”青梨把玄狐大氅披在温竹君肩膀上,看了看外头天色,劝道:“快睡吧。”
温竹君望着天,担忧道:“丰州也丢了一城,青梨,你说北戎人会打到丰源吗?”
暮色四合,寒风凌厉,夜风中除了凄嚎声,便再无别的杂声。
青梨叹了口气,“您就别多想了,咱们肯定不会有事的,吉人自有天相。”
温竹君笑了笑,“你说得对。”
主仆俩在如墨的夜色中,相携往卧房慢慢走去。
当明州丢了四城,惠州差不多一半都没了后,丰州也跟着丢了三城,饥饿的北戎人几乎要踏过浮山了,消息传回玉京,朝野震惊。
现在皇帝在行宫修身养性,几乎不管朝政,内阁也搬回了宫里,但太子病倒了,积压的条陈没人批复,大家都很着急。
胡志微虽入内阁,但并无批复之权,他去找左相,偏偏左相年纪大了,又忠于皇帝,还介意他们当初追着张炳之不放的事儿,不肯相见。
他犹豫着,心里在摇摆,到底是去东宫还是去行宫。
望着远山处的朦胧墨色,胡志微想定了心思,叫上几个人一起,“备车,去行宫。”
北地危急,必须请皇上拿个章程了。
只是当夜,胡志微还是狼狈的寻到了东宫。
太子虽没见他,但也给了句话,“孤会解决的。”
胡志微朝着东宫鞠了一躬,随后叹着气离开了。
寝殿里,太子妃哭着不让太子起身,“你身子不好,太医都让你静养,别再逞强了。”
“去替我寻些暖和的
衣裳来。“太子病容明显,语气温柔又坚持,“温竹君许久没让春果带信,老二带兵打仗根本不如伯远,北地怕是要没了,伯远心里不定怎么恨我。”
太子妃哭着摇头,“他不会恨你的,那孩子咱们还不清楚吗?他是一时想岔了,不清楚里头的事儿,你好好跟他解释,你要是不好解释,我去跟他说,那孩子讲理……”
“不许说,咳咳咳……”太子急迫地拉住她,咳嗽了起来,“子不言父过,你若是去说,置我于何地?又置父皇于何地?你要叫天下人骂了我,又要去骂六十岁的父皇吗?”
这份骂名,他将来就算做了皇帝,也得背负着。
太子妃越发伤心,她知道太子跟皇帝感情深厚,作为长子,幼时的他受尽宠爱,孝顺二字已经刻入骨髓,可如今这种情形,该换一换想法了啊。
“你,你从前事事都想的清楚,什么都能算到,可怎么到了自己身上,就当局者迷呢?阿钊,父皇老了,他怕你,他已经容不下你了……”
“胡说,还不闭嘴?”太子怒目而视,面色铁青道:“伺候我更衣。”
他浑身都在战栗,面色苍白如纸,但莫名满眼的坚毅,仿佛怕自己瞎想,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最近从父皇那听来的清心咒。
武安侯府,正院。
没了女主子,这侯府还是凄凉了不少,尤其是游廊还有檐下,灯笼都黑漆漆的,没有往日半分热闹,似乎又恢复到两位主子成亲之前了。 ↑返回顶部↑
这就是生存之战了,北戎人为了活着,拼尽全力,不留退路,大梁将士被打得士气低落,一败再败,更别提北地本就复杂,这时候四处窜出来的土匪也更加猖狂了。
这些消息听着都叫人泄气。
“夫人,别着凉了。”青梨把玄狐大氅披在温竹君肩膀上,看了看外头天色,劝道:“快睡吧。”
温竹君望着天,担忧道:“丰州也丢了一城,青梨,你说北戎人会打到丰源吗?”
暮色四合,寒风凌厉,夜风中除了凄嚎声,便再无别的杂声。
青梨叹了口气,“您就别多想了,咱们肯定不会有事的,吉人自有天相。”
温竹君笑了笑,“你说得对。”
主仆俩在如墨的夜色中,相携往卧房慢慢走去。
当明州丢了四城,惠州差不多一半都没了后,丰州也跟着丢了三城,饥饿的北戎人几乎要踏过浮山了,消息传回玉京,朝野震惊。
现在皇帝在行宫修身养性,几乎不管朝政,内阁也搬回了宫里,但太子病倒了,积压的条陈没人批复,大家都很着急。
胡志微虽入内阁,但并无批复之权,他去找左相,偏偏左相年纪大了,又忠于皇帝,还介意他们当初追着张炳之不放的事儿,不肯相见。
他犹豫着,心里在摇摆,到底是去东宫还是去行宫。
望着远山处的朦胧墨色,胡志微想定了心思,叫上几个人一起,“备车,去行宫。”
北地危急,必须请皇上拿个章程了。
只是当夜,胡志微还是狼狈的寻到了东宫。
太子虽没见他,但也给了句话,“孤会解决的。”
胡志微朝着东宫鞠了一躬,随后叹着气离开了。
寝殿里,太子妃哭着不让太子起身,“你身子不好,太医都让你静养,别再逞强了。”
“去替我寻些暖和的
衣裳来。“太子病容明显,语气温柔又坚持,“温竹君许久没让春果带信,老二带兵打仗根本不如伯远,北地怕是要没了,伯远心里不定怎么恨我。”
太子妃哭着摇头,“他不会恨你的,那孩子咱们还不清楚吗?他是一时想岔了,不清楚里头的事儿,你好好跟他解释,你要是不好解释,我去跟他说,那孩子讲理……”
“不许说,咳咳咳……”太子急迫地拉住她,咳嗽了起来,“子不言父过,你若是去说,置我于何地?又置父皇于何地?你要叫天下人骂了我,又要去骂六十岁的父皇吗?”
这份骂名,他将来就算做了皇帝,也得背负着。
太子妃越发伤心,她知道太子跟皇帝感情深厚,作为长子,幼时的他受尽宠爱,孝顺二字已经刻入骨髓,可如今这种情形,该换一换想法了啊。
“你,你从前事事都想的清楚,什么都能算到,可怎么到了自己身上,就当局者迷呢?阿钊,父皇老了,他怕你,他已经容不下你了……”
“胡说,还不闭嘴?”太子怒目而视,面色铁青道:“伺候我更衣。”
他浑身都在战栗,面色苍白如纸,但莫名满眼的坚毅,仿佛怕自己瞎想,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最近从父皇那听来的清心咒。
武安侯府,正院。
没了女主子,这侯府还是凄凉了不少,尤其是游廊还有檐下,灯笼都黑漆漆的,没有往日半分热闹,似乎又恢复到两位主子成亲之前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