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99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宗氏含泪向李瑄拜谢。
  即便是宰相,也不能让皇帝亲自祭奠。
  但李瑄只是在祭奠一个友人。
  宗氏是武周宰相宗楚客的孙女。但宗楚客在唐隆政变的时候,被李隆基宰了。
  这注定了宗氏不可能富贵。
  “令尊离世的时候,我在外,不能回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令尊有什么遗言吗?”
  李瑄又向李白的唯一子嗣李伯禽询问。
  “回至尊,家父并没有未了的心愿。只希望简葬在钟山之下,头枕青山而眠。”
  李伯禽拱手向李瑄回答。
  “那是钟灵毓秀之地,适合长眠。”
  简单埋葬,也符合李白的性格。
  李瑄遵从李白的遗愿,将李白墓选择在钟山下。
  李伯禽会为李白守孝三年。
  今后的宗氏,也会选择留在金陵,在这座李白最喜欢的城市中,思念李白。
  李瑄亲自为李白撰写墓志铭,并将李白的《临终诗》刻在墓志铭尾。
  于钟山沟谷中,选择埋葬之地。
  有李瑄参加李白的葬礼,不少官吏都随应,整个金陵的文人,都向李白拜祭。
  李白逝去,李瑄虽走出悲伤,但他迟迟未离开金陵城。
  于三月十五日,李瑄正式下令,改丹扬郡为金陵郡。
  改江宁县,为金陵郡的郡治。
  江宁城,依旧称为金陵城。
  改钟山脚下的一个乡为太白镇,以缅怀长眠于钟山的李白。
  三月二十日,李瑄召集金陵郡的文人士子,与文人们讨论当今时政,让他们尽管直言当今政令的弊端。
  朝廷会正视他们的建议。
  这些文人起初还不敢直说,只是夸赞李瑄的英明神武。
  直到看李瑄的宽厚,才大胆直言。
  一些小问题,李瑄记在心中。
  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文人们觉得自己前途渺茫,寒窗苦读,科举选士百里挑一,大多都没有出路。
  在皓首穷经之中,无尽悲苦。
  李瑄则建议这些对前途无法琢磨的文人,去学校、去当记者、去学医、从军当文书、去乡学教导孩童,现在乡学的待遇还不错,足以养家糊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