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997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天宝年间,李白刚入兴庆宫的时候,李隆基问李白:“我朝与天后之朝何如?”
  “天后朝政出多门,国由奸幸,任人之道,如小儿市瓜,不择香味,惟拣肥大者。我朝任人如淘沙取金,剖石采玉,皆得其精粹。”
  李白以此回答李隆基。
  而李隆基笑道:“学士过多粉饰。”
  李白年轻的时候,为求官职,说了许多自己不想说的话,写了许多自己不想写的诗。
  但面对李瑄,李白说的是真心话。
  一句过古代君王,是对李瑄最高的评价。
  自古以来,从未有过李瑄这样的君王。
  《大唐月报》,李白期期都看,里面关于李瑄的文章、理念,古今未出现过。
  或许侵犯贵族士大夫的利益,或许不符合自古的规矩、礼仪,但自始至终贯彻儒家的“仁”。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以前没有人做到,现在李瑄做到了。
  能看出,李瑄把“家天下”思想看得很轻。
  他不是一味的打破陈规,而是用强有力的手腕,笼络军队,人心,然后重拳出击。
  李瑄麾下的将领,多是行伍出身。
  军队改革,用自己的体系,贯彻意志。
  从而有当今的时局。
  “天下复杂,多成不足。古代君王虽然有缺陷,但还是有许多长处的,我一直以为自己勤勤恳恳,一心为民,百姓就能永远富足。以为明正典刑,就能使官吏腐败遏制。此次南巡,却发生触目惊心的情况,人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
  李瑄先知先觉,经过二十年风云,磨砺成一代帝王。
  他比古代君王最强的一点是他能尽可能做到公平。
  他能接受李姓无能,而被推倒的结局。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希望“唐”,能成为后人真正交口称赞的一个“字”。
  而非与其他封建王朝相提并论。
  过在当代,功在千秋这句话,李瑄一直不推崇的。
  这句话,洗刷多少残暴?
  后人享受福泽,怎能让前人承受苦难吗?
  所以李瑄在造福后人的同时,致力于当代百姓的发展。
  哪怕知道解放工商,过快的发展,会催生百姓的欲望。
  但只要世界上只有大唐强大,有朝一日能在时代的浪潮中整合全球资源,建立以华夏民族为体系的巨无霸。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