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88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县令们完不成业绩,都会被重点严查,也不敢阳奉阴违,全力执行除贱为良。
  不断而来的消息,让李瑄触目惊心。这只是皇城脚下的关中。
  他相信河南河北,更难除贱为良。
  江南地区,本就多山多水,在那里的官吏、士兵,不亚于参加一场战争。
  第422章 五体投地的宰相们,基础改革进行中
  李瑄令户部统计京兆府的成果。
  在除贱为良运动前,京兆府耕地登记在册有三千八百万亩。
  而京兆府有户口五十五万。
  如果按照以往的均田制,每户授桑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需要五千五百万亩。
  所以名义授田与实际授田,定然会有区别。
  几乎没有百姓完成百分之百的授田。
  结合实际,李瑄不可能再进行原本一户一百亩地授与。
  且在收田与授田之间,要更加严格。
  田可以授出去,也必须再收回来。
  这三千八百万亩田地,其中有上千万亩,都被豪强大族、王公贵族、官吏所掌控。
  在重新统计以后,关中的田地又增加三百万亩。
  这些属于隐匿,根本没有登记的田地。
  而除贱为良的成效,不仅仅是新增三百万亩在户籍的土地。
  更主要是在京兆府解放农奴上千人,佃户大大小小有十二万余户。
  真正的惠及京兆地区百姓。
  更别说还未统计出的“河内道”,也就是包括关中、朔方一带的地区。
  “现客户已归,就剩逃亡在深山老林中的百姓。各地县令,需在山岭之间,立下木牌,指引他们归乡。”
  李瑄在一次政事堂会议之中,向宰相们庆祝除贱为良的成果。
  虽然只统计到京兆府,但李岘、刘晏等宰相都是有远见卓识者。
  除贱为良,只要宰相与他站一队,由宰相再向文武百官发号施令,就可平稳运行。
  通过对关中土地的统计,李瑄明白后世流传大唐耕地超过十五亿亩,是子虚乌有。
  哪怕大唐最终能统计出八亿亩耕地,就足矣使百姓富足,有应对天灾的能力。
  至于军屯,截至乾元元载,共有大小军屯一千四百六十八屯。
  江南等地的都督府将来也会屯田,以后军屯还会增加。
  不过一军屯大概是二十顷到五十顷。一顷为一百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