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85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是开天辟地的壮举。
  李瑄使文武大臣充满憧憬与政治抱负。
  这种催人上进的政治抱负,将化为国家前进的动力。
  在场之中,除了少部分人,也只有李隆基的儿孙难为情。
  李亨不服。
  李俶不服。
  他们认为是先皇压制自己的儿子,使他们这一脉没有在朝野获得威望。
  使得李瑄有谋朝篡位的机会。
  殊不知大势拍浪而来,根本无法阻挡李瑄登基。
  李瑄在万岁的喝声中,持传国玉玺,在登基大典诏书上,盖上印章。
  然后,李瑄踏上黄土,迈入祭坛,在鼓乐齐鸣中,进行祭天仪式。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李瑄这段时间一直喊天命,但他深知努力还要靠自己。
  祭天是以独享祭祀天帝权力体现他的合法地位,也为向百姓展现“君权神授“的观念,维护皇权。
  历史上,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大事。而祭祀的祭坛建筑在帝王的都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最高的建筑水平,最完美的艺术去建造。
  但李瑄不想劳民伤财,只是把上次的祭坛架子,临时搭建一番。
  “百官入太极殿!”
  李瑄完成祭天仪式,亲自宣读祭天典文后,向太极殿而去。
  五品以上职事官、散官、勋爵,有资格进入太极殿再拜,听新皇教诲。
  大殿内,黼扆、蹑席、熏炉、香案等已经设好。
  只是在帝座两旁,分别有一个临时座位。
  李隆基和李适之大眼瞪小眼,坐在两旁。
  李瑄在宫女拥护下进来时,李适之立马正神。
  很明显,两人先前有一场针尖对麦芒的斗争。
  李隆基被马嵬驿政变后第一次见李适之,他把李适之好一顿数落。
  亏他这么信任李适之,为李承乾、李象迁移坟墓,陪葬昭陵。
  竟养一个逆子,来篡夺他的皇位。
  他把李适之数落地体无完肤,骂他居心叵测。
  本来李适之不想和李隆基计较,但见李隆基没完没了,回怼几句,言其重用李林甫、杨国忠,宠信安禄山,使国家遭逢大难。他儿只是顺天应时,拯救黎庶。
  这让李隆基觉得李适之翅膀硬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