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78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总结经验出的行省制度,肯定有不适合这个时代的因素。
  “如果策令不成,下官会辞相谢罪!”
  李岘从座位上起身,向李瑄一拜。
  他知道李瑄还有许多策令都没有实施,如令李瑄罢相的“一条鞭法”、“考成法”。
  只是李岘好奇李瑄为何不再提这些策令。
  现在李瑄只是对常平粮仓非常上心。
  李瑄要保证粮食充足,从西域运输而来的粮食没有间断过,防止兵灾延伸的其他灾祸。
  “没有那么严重,我掌握权力,为天下苍生,无愧于心。”
  李瑄示意让李岘重新坐下,向他说道:“现如今朝廷重职,都被我们变革锐取的官吏担任。开元、天宝的老臣多闲赋在家,他们逐渐思念圣人当政的时候,该怎么做呢?”
  自李隆基住进兴庆宫以来,就再也没有主持过朝会、宴会,哪怕是节日。
  李瑄本人也不怎么搭理老臣,以及曾依附杨国忠的官吏。
  平时里,在中书省进行议事,召集三省百官。
  有人建议李瑄学李林甫、杨国忠一样,在自己府邸处理政务,但被李瑄拒绝。
  他坚持在政事堂处理军政。
  妻子们还未回来,李瑄常常夙兴夜寐,有时候居住在尚书省。
  几乎每一日,李瑄都要听到前线的消息。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他自己不在前线,不做出指示。只是约束灵宝的主力固守。
  让李光弼、郭子仪、王难得自己发挥。
  结果河北大胜,王难得携带李瑄的天策上将令到达南阳后,固守南阳城,稳固局势。
  李瑄在谯郡太守杨万石投靠安禄山后,令张巡为谯郡太守,给予他兵权,让他和雎阳太守许远,组织兵马,率领部将雷万春等,反击河南方面的燕军。
  “老臣们失去权力,抱怨也是必然的。他们没有实权,无法威胁秦王。”
  李岘向李瑄回答道。
  “但我听说圣人一直想见老臣们!”
  李瑄含蓄地向李岘说道。
  实际上是李隆基闷得慌,一直想给老臣们传递消息。
  前不久,李隆基跑到兴庆宫内的勤政务本楼上,那里紧接着街道。
  老臣们得知李隆基在勤政务本楼后,立刻跑到街道上,向楼上的李隆基拜见。
  据廖峥嵘说,李隆基在勤政务本楼上向老臣们招手,像是笼中鸟一样等待求救。
  一众大臣趴在街道上哭泣,连路过的百姓都向勤政务本楼上的李隆基拜见。
  带着李隆基龙首原演武,李隆基只安分一个月,就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