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78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瑄在陇右、河西的兵马已经到达河东,一共六万五千人,其中有三万骑兵。
  李瑄令李广琛、辛云京率领三万河陇军,翻山越岭到达上党郡的太行陉前。
  太行陉是太行山最南面的关隘,在崇山峻岭间,孔道如丝,蜿蜒盘绕,过太行陉,向南渡过黄河,就能威逼洛阳。
  同时,出太行陉也可以直接进攻汲郡。
  此举也是在威逼安禄山。
  最多还要三天,李广琛和辛云京就能到达太行陉。
  目前太行陉只有少量的燕军把守。
  对李光弼和郭子仪的军令传出去后,李瑄召尚书右仆射李岘入政事堂。
  李岘半个月前回到长安,被李瑄任命为尚书右仆射,辅助李瑄处理尚书事务。
  裴遵庆将官制改革基本完成,去除使职,还权力于六部。
  这种改革看似困难,实际上很简单。
  因为那些兼任使职的人,都被李瑄架空。
  光杨国忠一个人兼任四十多个使职,他一死,放归诸多权力。
  现正在稳固六部的执行力,文武百官心知肚明。
  在地方上,只有采访使、转运使、盐铁使这类监察类使职。
  时机成熟,李瑄会重新布置。
  另外就是李隆基新任命的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等。
  这些人的权力容易化解,因为他们没有根基和威望。
  李瑄认为,首先将朝廷中央权力巩固,固若金汤,掌握军权的情况下,才能对地方郡县进行改革。
  到时候谁出头就收拾谁。
  在军事上,李瑄开始任命“都督”。
  不加使职,仅靠都督掌兵权。
  如王难得的南阳都督,哥舒翰的河东都督,李广琛的上党都督。
  在西域,李瑄任命鲁炅为柘枝都督;在抵抗吐蕃的前线,南霁云为柏海都督,段秀实为青海都督。
  在抵抗回纥的前线,李瑄任命李朱师为武威都督,郭虚己为敦煌都督。
  在李光弼、郭子仪“嘉山大捷”的消息传来以后,李瑄任命李光弼为范阳都督,郭子仪为太原都督。
  都督掌握若干个军的军权,类似于“战区”,为正三品,关看品秩,等同尚书。
  但李瑄没有因为李光弼、郭子仪的功绩,加他们的文职,而是加爵位、勋、勋章。
  都督不再掌握政事。
  如武威郡有都督,但还会有一名武威太守,执政地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