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77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哥舒翰听到燕军号角声后,向大将李承光下达军令。
  他准备兵分两路行事。
  “遵命!”
  李承光领命道。
  “潼关之败,数万儿郎战死,数万儿郎奔逃,以至于我们有家不能归。今日是我们一雪前耻的机会。你们告诉将士们,每斩杀一个叛军,都奖赏一匹绢,还会得到秦王提拔的赏识,望将士们奋力杀敌,迅速击溃蒲津渡口的叛军。”
  哥舒翰又向麾下一众将领说道,进行最后的动员。
  守潼关,必守风陵渡和蒲津渡。
  哥舒翰在进行“潼关保卫战”的时候,就在这两个渡口布置重兵,如同堡垒。
  今时非比往日。
  燕军未能肃清唐军在河东的残部,特别是距离蒲津桥近在咫尺的蒲州城未拿下,就注定他们有失去蒲津桥的风险。
  “愿死命一拼!”
  众将齐喝一声,咬紧牙关。
  在哥舒翰的指挥下,迅速分散开。
  哥舒翰虽年老体病,不能如壮年时一样跃马扬枪,但他统帅的本领还在。
  他让自己的儿子哥舒晃和哥舒曜各统领一支队伍,分别按照计划进攻北面、东面。
  让他的奴仆左车率领三百最精锐的铁甲步兵,伺机寻找缺口突袭蒲津大桥。
  只要占领蒲津大桥,援军就能源源不断地进入河东。
  “杀啊……”
  伴随着滚滚黄河上,喊杀声直冲夜空。
  唐军占据人数优势,以包围的形式进攻,以方便各军战斗。
  “敌军很可能里应外合,派遣五百士卒守卫蒲津桥。其余士卒围绕蒲津渡战斗,以防御为主。”
  “本将已经向潼关求援,蒲津渡距离潼关只有五十里,援军在天亮之前必然赶到,儿郎们,用唐狗的头颅换取军功,成为大燕的王侯将相,即在今日!”
  安神威知道哥舒翰不会无缘无故用残兵败将进攻蒲津渡口。
  这里无险可守,即便暂时拿下蒲津渡,当风陵渡和潼关的援军到达后,也可以轻易夺回来。
  惟一的解释就是哥舒翰与关中唐军里应外合,准备夺取蒲津渡口。
  一旦让唐军拿下蒲津渡,唐军席卷河东后,风陵渡也必然失去,潼关将没有侧翼。
  安神威作为安禄山最爱的义子之一,他一心帮助自己的“父皇”谋大事,绝不允许辛辛苦苦建立的大燕受损。
  燕军摆出四个阵型。
  除了守卫蒲津桥的士卒,其余分别在北、南、东布防,等待援军。
  燕军长枪向外,配以强弩、弓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