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76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最高的车神塞、王难得为柱国、郡公。
  李嗣业、程千里、张兴等,都被封为大将军。
  稍后会从左藏库取十万匹丝绸,奖赏给众将士。
  诸将领迫不及待攻破潼关,收复东都。
  “战事不可久拖,以免生灵涂炭。说出你们的意见?”
  李瑄把李隆基当菩萨一样供着,问将领们的意见。
  预计陇右、河西的大军会在五月下旬到达长安。
  现在以安西、北庭为前锋的铁骑,可以做出攻击准备。
  历史上如“香积寺之战”一样的战斗,李瑄不会让其发生。
  他的骑兵远远多于叛军,要利用骑兵的优势。
  “回秦王,潼关以东往西攻,是为天下雄关。而由西往东进攻,也就一普通关隘。纵叛军在潼关屯兵十万,也无处施展。末将认为当发全军的攻城器械,率领步兵强攻,十日之内必然可以攻破。”
  卫伯玉建议直接进攻潼关,不能给叛军发展壮大的时机。
  他说得有道理,新潼关的建立,本就是为了防止叛军攻击关中。
  而非堵着关中。
  所以,潼关东面的关口黄河滚滚,高山绝涧。
  潼关西面的关口大多是夯土、石砌而成。
  李瑄对此有些犹豫。
  他去过潼关,知道从西面攻,也是难啃的骨头。
  历史上唐军在香积寺之战大胜叛军后,叛军在关中的主力尽失,才趁势收复潼关。
  现叛军主力犹在,士气未垮,他们拥有大量强弩,守城器械。
  贸然攻击,恐会头破血流。
  “秦王,我军都是骑兵,如果南下山南东道,出武关迂回至南阳,这样可以直接威胁在洛阳的安禄山。”
  刚担任兵部尚书的封常清向李瑄建议道。
  他最近研究许久东进路线。
  强攻潼关的话,即便他们拿下,叛军也会想方设法在狭窄的山道上阻拦。
  “现薛愿正率军在南阳与叛军大将交战,还未得到具体消息。如果南阳已经沦陷,即便我大军迂回,也会于我们不利。”
  安禄山叛军不断招兵买马,势力庞大。
  一支数万人的骑兵翻山越岭从山南迂回,需要大量粮草辎重,一定难以准备。
  李瑄更希望战局明朗后,再进行布局。
  最好的结果就是薛愿、徐浩等人在南阳防守住武令珣、田承嗣的军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