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73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国忠向李隆基回答道。
  他已经忘记前两天他才在朝堂上言“天子不能御驾亲征”。
  或许逃跑只是为保存实力,和之前的话并不矛盾。
  剑南是杨国忠的地盘,他觉得在剑南,更容易掌握权势。
  “那不是弃长安和百姓而逃吗?自古有抛弃都城的皇帝吗?”
  李隆基惊望杨国忠,言语充满质疑。
  “圣人非抛弃都城百姓,而是权宜之计。您要不离开,正中李贼和安贼下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只要有几百个壮士扼守道路,即便是千军万马也不得过。您在蜀地指挥天下,待收复长安,再班师回朝。”
  杨国忠说着说着,两行热泪流出:“现形势迫在眉睫,臣知圣人不惧死亡,但圣人要为苍生考虑。如果您与长安共存亡,谁能拯救天下吗?”
  他知道李隆基死鸭子嘴死硬,故意给李隆基一个台阶下。
  李隆基一听生啊,死啊的,心惊胆战。
  他敢御驾亲征,但不敢面对死亡。
  如果是平民百姓,老病的时候,或许能坦然面对死亡。
  但越有权势的人,越害怕死亡,不存在活够了,享乐够了。
  权力的滋味,深入骨髓。
  李隆基就是不愿放下权力,不想死的人。
  “为苍生,我只能暂避蜀地。”
  李隆基叹口气。
  “圣人只能带少部分人离开,否则整个长安会乱,圣人就会有危险。”
  杨国忠又向李隆基提醒道,将一些准备事宜告诉李隆基。
  李隆基点了点头。
  岌岌可危,他没有时间准备。
  做出这个决定十分困难!
  当天,李隆基下令封锁潼关失守的消息,并令人点燃骊山烽火,给长安王公大臣一种错觉。
  翌日一早,李隆基到勤政务本楼召见群臣。
  他再次表达自己要御驾亲征。
  杨国忠没有阻拦,君臣唱双簧。
  李隆基怕文武大臣不信,他任命京兆尹魏方进为御史大夫兼置顿使。
  京兆少尹崔光远为京兆尹,兼西京留守,让宦官冯神威掌管宫殿的钥匙。
  种种布置,使朝野以为圣人开赴潼关,与叛军决一死战。
  百姓们盼望圣人御驾亲征,大杀四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