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69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段时间,李瑄除了去拜见另一个岳父裴泛和去宋国公府后,基本上在家中陪伴妻儿。
  他是边将,不与其他官吏交谈,甚至谢绝以前的属下拜见。
  该见的,在宴会上已经接触过,李瑄没有过多聊的。
  是敌是友,下次回来,自会有分晓。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十月上旬的一天,李瑄与王维、杜甫相约,前往长安城西白鹿原秋游。
  杜甫无官,王维半官半隐,李瑄位极人臣。
  杜甫忧国忧民,渴望展现抱负而不得。
  王维心灰意冷,追求辋川的隐逸。
  李瑄将要付诸行动去造反,他有可能千夫所指,背负骂名。
  但他的执念坚定,跳脱封建思想的枷锁,让他不顾一切。
  十年韬光养晦,其间心理波折。终要承受住考验。
  当他们路过白鹿原上一所菊花盛开的小院落后,李瑄吟出这首后世脍炙人口的“赏菊诗”。
  那“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惹人联想,代表李瑄此刻的心境。
  也让杜甫、王维产生共鸣。
  第355章 王莽谦恭未篡时,天宝十三载
  李瑄的《菊花》一诗寓意颇深,历经寒冷,而最终雕零。
  可以延伸想象,是李瑄,是杜甫,也是王维。
  杜甫和王维感触良多的同时,诗兴大发,各吟一首菊花,互相品读,兴致盎然。
  他们逗留许久,跨过这开满菊花的小院,向日落的地方而去。
  “子美,杨国忠将你的仕途之路断绝,我只能让你成为我的僚属,你愿意去西域吗?”
  一番别样的游离后,回到驿站旁的酒肆饮酒,李瑄向杜甫询问道。
  他知道杜甫不再为官后,诗风已然大变,但被被认为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
  比如杜甫不久前所作醉时歌。
  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
  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
  最后笔锋一转,甚至说道“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
  将圣人孔子,和大盗盗跖一起说出,作为“奉儒守官”,标准儒家的杜甫,很意味深长。
  明显是明嘲儒术,实际上暗讽刺时政,乃至李隆基。以表达自己对国家安危的感慨,和自身遭遇的愤懑。
  “郡王麾下人才济济,杜甫无能,家中也有妻儿照顾,无法再为李帅效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