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65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唐军长驱直入,纵横驰骋,轻易将昔日繁华的木鹿城踏破。
  “你或许不知道,我也是文人,只是我们华夏人与你们波斯人的审美不同。幸亏我来了,否则呼罗珊的波斯人,就要再次起义!”
  李瑄看着阿费夫说道。
  除去抄袭的诗,李瑄也能自己作诗作词作曲,才华一定是比不上李白杜甫王维那种一流,但李瑄自认为他作为三流诗人还是合格的。
  他用像是揶揄的语气,发出严厉的质问。
  是的!
  呼罗珊行省,有再次起义的迹象。
  几年前呼罗珊总督高喊“信我者,皆黑衣”揭竿而起,现在呼罗珊总督刚死,就有呼罗珊人想造反。
  华夏民族是富有创造性的,在王朝末期,百姓要么思安,要么思变。
  如秦末,百姓服劳役苦不堪言,力求思变,所以才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如果秦律不变,永远也无法安逸。
  又如刚结束百年乱世,新定策令,生机勃发,百姓还没过几天好日子的隋末,百姓一定思安。
  所以隋炀帝的折腾,弄来天怒人怨。
  可以代入大食的处境,白衣大食的奢靡无度,横征暴敛,使百姓想要思变。
  思变完成,黑衣大食建立,想要思安的时候,一个行省竟然失去十几万男子,哪怕是起义的时候,都远远没有这种死伤。
  仅剩的壮年,不再想着去当志愿兵,而是渴望新的旗帜。
  阿费夫一时间哑口无言,因为李瑄说得是事实。
  他是文人,仅是在木鹿城,就感受到百姓们的心境。
  呼罗珊总督的死亡,才没有使这怨气爆发。
  有的时候,阿费夫很迷茫,呼罗珊总督那么优秀,一心建立“msl人”,为国家呕心沥血,却成了千夫所指。
  说大食人、埃及人、波斯人、天竺人无法融合为一族,这是鬼话。大唐帝国的汉人,不就是许多民族融合而成的吗?
  “呼罗珊总督为什么不留一个子嗣?”
  李瑄又问阿费夫这个问题。
  他好奇,呼罗珊总督已经三十岁了,连一个子嗣都没有,难道不行?
  “总督说过,那种蠢事,一个人一年疯狂一次就够了。”
  阿费夫将呼罗珊总督原话告诉李瑄。
  “能克制自己的欲望的人很少,特别是有权势的人,可惜他会自杀,否则我一定会放他一马!”
  李瑄暗暗点头。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想着幸亏呼罗珊总督死了,这家伙要是逃回伊拉克地区,以后一定会给他带来大麻烦。
  呼罗珊总督模糊大食人和波斯人的立场与矛盾,就注定李瑄不能饶过他。
  因为李瑄也有自己的立场!
  哪怕是后世,都充斥着种族歧视,李瑄不觉得自己狭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