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649节(2 / 4)
也是丝绸之路在河中最繁华的城镇。现城内康国百姓有近三万。
另外还有近两千的康国士兵。
这些士兵本是听从亲大食的康国王调遣的,但目睹大食的失利以后,他们不再效忠国王。
粟特人是逐利的民族,他们锱铢必较,在势不可为的时候,更容易做出清醒的判断。
大食阻碍他们的信仰,此时让大食人占据萨末鞬城,是对他们的侮辱。
在唐军打败大埃米尔骑兵的第五天,康国人军士在西城哗变,准备进攻康国王宫,将呼罗珊总督和康国王逮捕,从而逼迫康国士卒向唐军献城。
但康国人低估了呼罗珊总督。
呼罗珊总督虽因城外的大败意志消沉,悲痛绝望。但他知道此时此刻,城中的康国人是不稳定因素。
而呼罗珊总督将骑兵和亲卫全部交给大埃米尔后,大食军士还有一万余人,在内忧外患下,不可能主动将萨末鞬城中的男女老少全部屠了。
但这不代呼罗珊总督不去防备。
如果大食骑兵胜利,呼罗珊总督完全没必要担心,因为康国人是审时度势的。
问题是惨败!
接连的惨败,使康国人认为大食人不可能再是天将军的对手!
萨末鞬城的四门,全部换成大食士卒,重兵把守,防止康国人攻击城门,放唐军入城。
呼罗珊总督居住的王宫处,隐藏有大食重甲步兵,康国士卒一出现,就遭受大食重甲步兵的围堵,根本无法杀入宫门。
趁此时机,呼罗珊总督传递军令,调兵遣将,欲短时间内,将这批康国士卒诛杀,然后全力防守萨末鞬城,等待奇迹。
不过数千人大战的人喊马嘶,还是传递到萨末鞬城外。
李瑄听到传令,立刻猜测出萨末鞬城内讧,应该是康国人在反抗大食人。
康国人避免清算,准备诛杀大食人将功折罪,给大唐有个交代。
“城中康国人与大食人力量悬殊,未必可以成功!”
李瑄向诸将领说道。
他在考虑是否以此时间攻城。
“禀李帅,末将建议立刻进攻萨末鞬城,早日克定河中。据可靠情报,大食人从木鹿城等地方运输大量粮草,储存在萨末鞬城。这些粮草本供十几万大食兵马食用,现城中只有万余,我们一直不攻城,他们的粮食能用到发霉,于战术不利!”
“现康国人造反,守城士卒定心存忧虑,机遇稍纵即逝,当立刻准备强弩攻城……”
封常清向李瑄建议道。
他知道李帅不喜攻城。
但萨末鞬城的统领是呼罗珊总督,此人是黑衣大食的第一开国功臣,是一个坚信大食教的顽固分子,想让他妥协投降,难如登天!
萨末鞬城的粮食只要不腐烂,够大食人吃十年。唐军没有这种耐心。
而且大唐联军数量众多,为在河中持久立足,也需要这批粮食。
“李帅,末将认为封判官言之有理。我军愿为先锋,必在今日一举登上城墙!” ↑返回顶部↑
另外还有近两千的康国士兵。
这些士兵本是听从亲大食的康国王调遣的,但目睹大食的失利以后,他们不再效忠国王。
粟特人是逐利的民族,他们锱铢必较,在势不可为的时候,更容易做出清醒的判断。
大食阻碍他们的信仰,此时让大食人占据萨末鞬城,是对他们的侮辱。
在唐军打败大埃米尔骑兵的第五天,康国人军士在西城哗变,准备进攻康国王宫,将呼罗珊总督和康国王逮捕,从而逼迫康国士卒向唐军献城。
但康国人低估了呼罗珊总督。
呼罗珊总督虽因城外的大败意志消沉,悲痛绝望。但他知道此时此刻,城中的康国人是不稳定因素。
而呼罗珊总督将骑兵和亲卫全部交给大埃米尔后,大食军士还有一万余人,在内忧外患下,不可能主动将萨末鞬城中的男女老少全部屠了。
但这不代呼罗珊总督不去防备。
如果大食骑兵胜利,呼罗珊总督完全没必要担心,因为康国人是审时度势的。
问题是惨败!
接连的惨败,使康国人认为大食人不可能再是天将军的对手!
萨末鞬城的四门,全部换成大食士卒,重兵把守,防止康国人攻击城门,放唐军入城。
呼罗珊总督居住的王宫处,隐藏有大食重甲步兵,康国士卒一出现,就遭受大食重甲步兵的围堵,根本无法杀入宫门。
趁此时机,呼罗珊总督传递军令,调兵遣将,欲短时间内,将这批康国士卒诛杀,然后全力防守萨末鞬城,等待奇迹。
不过数千人大战的人喊马嘶,还是传递到萨末鞬城外。
李瑄听到传令,立刻猜测出萨末鞬城内讧,应该是康国人在反抗大食人。
康国人避免清算,准备诛杀大食人将功折罪,给大唐有个交代。
“城中康国人与大食人力量悬殊,未必可以成功!”
李瑄向诸将领说道。
他在考虑是否以此时间攻城。
“禀李帅,末将建议立刻进攻萨末鞬城,早日克定河中。据可靠情报,大食人从木鹿城等地方运输大量粮草,储存在萨末鞬城。这些粮草本供十几万大食兵马食用,现城中只有万余,我们一直不攻城,他们的粮食能用到发霉,于战术不利!”
“现康国人造反,守城士卒定心存忧虑,机遇稍纵即逝,当立刻准备强弩攻城……”
封常清向李瑄建议道。
他知道李帅不喜攻城。
但萨末鞬城的统领是呼罗珊总督,此人是黑衣大食的第一开国功臣,是一个坚信大食教的顽固分子,想让他妥协投降,难如登天!
萨末鞬城的粮食只要不腐烂,够大食人吃十年。唐军没有这种耐心。
而且大唐联军数量众多,为在河中持久立足,也需要这批粮食。
“李帅,末将认为封判官言之有理。我军愿为先锋,必在今日一举登上城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