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56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杜甫对李瑄感激不已。
  不论是任何方面,李瑄都是他的楷模。
  他虽然身体瘦弱,但他和许多诗人一样,向往边塞跃马横刀,左右开弓,李瑄做到了。
  不仅做到,李瑄还完成历史上名将那样的大兵团作战,以微乎其微的代价,几乎灭掉吐蕃,消灭边患。
  天下有名有姓的诗人,几乎都为李瑄写过诗,赞扬李瑄的武功,特别是高适和岑参,与李瑄有关的边塞诗高达数十首。李瑄的武功,对大唐诗人们来说是梦幻。
  极低的伤亡比,想骂李瑄都挑不出毛病。
  而李瑄的诗词方面,更不用说。称得上是大诗人的同时,开填词,变音律的先河。《水调歌头》和《蝶恋花》,让人心醉。
  在政治上,李瑄以身作则,整饬吏治,变法改善国家财政,改变底层百姓命运,济生堂,慈幼堂,一系列措施,受人称赞。
  试问这样的李瑄,杜甫怎么会不心动呢?
  “将杨锐押送回御史台后,不许他与杨国忠接触,直接用刑,让他坦白罪过。我怀疑他与杨铦有牵连,在这方面下点功夫。”
  李瑄向杜甫叮嘱一声。
  之前在安业县的时候,没有对杨锐用刑。
  只是从安业尉和安业丞身上,得到一些关于杨锐的罪过。
  杨锐依仗自己的身份,死猪不怕开水烫,一个字都不说。
  不过到御史台,这种货色的嘴应该不会太硬。
  “下官明白!”
  杜甫知道该怎么做。
  他反对屈打成招,但罪证确凿,如杨锐这种有恃无恐的人一定要上刑罚,才能问出其罪过。
  言罢,队伍在杜甫的带领下,向明德门而去。
  李瑄率领金吾卫和亲卫,先一步回去。
  官道上的行人如此多,而杨铦被李瑄逮捕的消息,很快就传到长安。
  朝野都知道,长安要出大事了。
  李瑄深受杨玉环的信任,李瑄应该与杨氏没有矛盾才是。
  事实上,李瑄最与杨氏最大的矛盾,就是杨氏无法摆正身份,为非作歹,兼并土地,横征暴敛,贪污受贿。
  李瑄终于对杨氏下手,朝野对李瑄的敬重更甚。
  大多数人都期待李瑄能杀灭杨氏的威风,让杨氏从此规矩。
  杨氏家奴快马加鞭回去,先李瑄一步,将杨铦被抓的消息,告诉杨氏三姐妹和杨锜、杨国忠。
  这还得了?
  李瑄捉拿杨锐就算了,逮捕杨铦,公然与杨氏翻脸啊!
  是可忍,孰不可忍。杨氏三姐妹立刻入兴庆宫,准备告李瑄跋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