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523节(2 / 4)
结婚以后,李瑄变得更加成熟,他的意志虽然坚如钢铁,但心里不再感情用事。
他不急,慢慢来。
“岳父大人,你在吏部的考核优异。但天下郡县考核勉强合格,甚至不合格的都大有人在。这是为什么呢?”
裴泛能和李适之说上话,因为李适之已经没有锋芒。李瑄不主动说话,他也不和李瑄主动。
李瑄又问裴泛这个问题。
他其实已经问过杜琎、赵奉章、王昌龄等久在地方的官吏。
他想要裴泛也能给他至答案,看看能否让他满意。
“七郎,以前姚、宋为相,整饬吏治,使地方有使命感,大部分官吏都能公正的治理郡县。可现在已经过去三十年,盛世之中,皆是名利客。姚宋织成的大网,早已被欲望的剪刀,剪得尽是漏洞。有的官吏在大网内外来去穿梭,逍遥法外,有的官吏为了五斗米折腰,有的官吏无功无过,苟安乐一时……”
裴泛放下酒杯,端正身子,向李瑄阐述当前地方的风气。
自天后朝以来,先后的政变,外部局势不稳,贤臣们多被贬地方,州县人人自危。
李隆基在这种乱局之下,力挽狂澜,改元开元,他志向远大,准备让大唐一扫弊病,重新开始。
那时的大唐属于百废待兴的阶段,皇帝、宰相、臣子、地方官,皆奋力争有为。
前期李隆基确实做到了,在他的推动下,一个个诗人为盛唐注入气象。使开元盛世活灵活现。
在这种背景下,盛世的文人才子,追求功名者居多。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也可能是安逸太久,失去斗志,让地方官吏变得松散,越来越少会走到田间。
用各种理由,推脱策令难以完成。
众说纷纭下,中书门下堂都不得不相信。
甚至还怀疑过姚崇、宋璟时代的行政效率。
散漫的风气,蔓延整个大唐地方衙门。
他们有的变成名利客,与地方豪强同流合污。
有的直接摆烂,他们认为自己不贪不欺,就不是犯错。
同时,李林甫屁股一坐就是十几年,排除异己,只用自己人,让地方官吏看不到升迁的希望。
所以有一部分心灰意冷的官吏,不再有热血,躺平在郡县,对朝廷的政令多有敷衍。
也有一部分走歪门邪道,贿赂虢国夫人、韩国夫人、秦国夫人,以谋升迁之机。
想让虢国夫人求官可不容易,裴敦复请虢国夫人办事,献出黄金三百两。
须知李瑄歼灭数万敌人,也不过这些黄金赏赐。
地方官吏想走这条捷径,不知要搜刮多少民脂民膏。
这就是裴泛向李瑄所阐述的风气。
风气已经形成,指望李瑄在中书门下堂一道政令,地方官吏立刻变法正直无私,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返回顶部↑
他不急,慢慢来。
“岳父大人,你在吏部的考核优异。但天下郡县考核勉强合格,甚至不合格的都大有人在。这是为什么呢?”
裴泛能和李适之说上话,因为李适之已经没有锋芒。李瑄不主动说话,他也不和李瑄主动。
李瑄又问裴泛这个问题。
他其实已经问过杜琎、赵奉章、王昌龄等久在地方的官吏。
他想要裴泛也能给他至答案,看看能否让他满意。
“七郎,以前姚、宋为相,整饬吏治,使地方有使命感,大部分官吏都能公正的治理郡县。可现在已经过去三十年,盛世之中,皆是名利客。姚宋织成的大网,早已被欲望的剪刀,剪得尽是漏洞。有的官吏在大网内外来去穿梭,逍遥法外,有的官吏为了五斗米折腰,有的官吏无功无过,苟安乐一时……”
裴泛放下酒杯,端正身子,向李瑄阐述当前地方的风气。
自天后朝以来,先后的政变,外部局势不稳,贤臣们多被贬地方,州县人人自危。
李隆基在这种乱局之下,力挽狂澜,改元开元,他志向远大,准备让大唐一扫弊病,重新开始。
那时的大唐属于百废待兴的阶段,皇帝、宰相、臣子、地方官,皆奋力争有为。
前期李隆基确实做到了,在他的推动下,一个个诗人为盛唐注入气象。使开元盛世活灵活现。
在这种背景下,盛世的文人才子,追求功名者居多。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也可能是安逸太久,失去斗志,让地方官吏变得松散,越来越少会走到田间。
用各种理由,推脱策令难以完成。
众说纷纭下,中书门下堂都不得不相信。
甚至还怀疑过姚崇、宋璟时代的行政效率。
散漫的风气,蔓延整个大唐地方衙门。
他们有的变成名利客,与地方豪强同流合污。
有的直接摆烂,他们认为自己不贪不欺,就不是犯错。
同时,李林甫屁股一坐就是十几年,排除异己,只用自己人,让地方官吏看不到升迁的希望。
所以有一部分心灰意冷的官吏,不再有热血,躺平在郡县,对朝廷的政令多有敷衍。
也有一部分走歪门邪道,贿赂虢国夫人、韩国夫人、秦国夫人,以谋升迁之机。
想让虢国夫人求官可不容易,裴敦复请虢国夫人办事,献出黄金三百两。
须知李瑄歼灭数万敌人,也不过这些黄金赏赐。
地方官吏想走这条捷径,不知要搜刮多少民脂民膏。
这就是裴泛向李瑄所阐述的风气。
风气已经形成,指望李瑄在中书门下堂一道政令,地方官吏立刻变法正直无私,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