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51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培训内容按照李瑄发的册子,忠于朝廷,恪尽职守,关护百姓,以及一些深层次思想。
  其中还有一批游侠,等培训完成,就会派遣往天下郡县。
  从天下郡县的郡兵、县卒中,补一批进来,再从地方招募一批。
  李瑄会先任命廖峥嵘为常青新兵河南道万总。
  等廖峥嵘履历上来后,再任命他为常平新兵指挥使。
  现许多思想不适合传达给常平新兵,还得等时机成熟以后。
  李瑄让廖峥嵘趁此先机,多拉拢一些亲信。
  李瑄还上书从陇右、河西,调遣一千名愿意来的精兵、队头、副队头、押官、衙将等,加入常平新军。
  这些都跟着李瑄征战沙场,他们到地方以后,最少会升职为百总。
  李瑄早已制定好常平新军的官阶。
  最高为常平新军指挥使,加五品职事官、散官。
  道的统领为万总,加七品以上职事官、散官。
  郡的统领为千总,加九品以上职事官、散官。
  县的统领为百总,流外官。但通过考核可以晋级为朝廷命官。
  这种品级,看似是一个不起眼的“府衙”。
  毕竟指挥使也才五品。在长安东市马车内随便揪出一个,可能就是五品官。
  但仔细看,常平新兵的架构庞大,明确。
  且独立于地方衙门之外。
  品秩如此低,人们会以为它就是帮朝廷收债的执法部门。
  但思想一换,摇身一变,它可能就会变得让人闻风丧胆。
  李瑄先将这些框架布置,以铁血老兵和游侠为根基。
  等待时机!
  在李瑄的号召下,一些河陇兵卒愿意回到自己家乡充当百总。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算是一种荣归故里。
  同时,河陇军中离开大量队头、押官,还有十几个被李瑄物色为万总的衙将。
  使更多跟随过李瑄的老兵能晋升。
  虽然李瑄已经不掌握兵权,但士兵一直怀念李瑄,这种影响力无处不在。
  不要说王难得是李瑄亲手提拔,就算重新换一个节度使,也不敢随意罢免将领,消除李瑄的影响。
  因为李瑄还在相位上,有办法去整边地的元帅。
  “回相公,常平新军已募有一万五千余卒。”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