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50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经常到这个深巷酒肆,非常熟络。
  “天水王在华清宫被拜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且掌修书,修国史。此非首席宰相,亦有大相之权……”
  一名文人向杜甫说道。
  他们都知道天水王在中秋夜宴上,亲自到文人的区域见杜甫。
  所谓向王公“行卷”,跟这种待遇比起来不值一提。
  只叹时也命也!
  “这是好事!要恭喜天水王了。”
  杜甫由衷地高兴。
  李瑄拜相,就有人能制衡大奸臣李林甫了。
  他之前信誓旦旦的向李瑄说制科及第后,就去辅助李瑄,完成心中的抱负。
  现在则没有信心再去寻求李瑄。
  “李相颁布常平新法……还从华清宫传出两首诗。”
  有消息灵通的文人又说道。
  “为何诗?”
  杜甫连忙问道。
  他对李瑄的诗有强烈的兴趣,仅仅是诗文上,他觉得李瑄的才华不次于李白。
  《水调歌头》的体裁,开了先河。
  别说咏月,哪怕是秋词中,都难有比拟。
  “悯农……”
  那士人取出一张纸,在灯烛下缓缓张开,将两首诗念读出来。
  “这两首诗,不如之前的名作啊!”
  一名文人感叹一声。
  他觉得此诗不是盛唐气象,没有大唐的飞扬。
  盛唐诗歌所表达的艺术性是积极向上的。
  如“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浑厚雄壮。
  如“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豪迈奔放。
  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兴象玲珑。
  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清新雅致。
  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的暗藏玄机,意境深远。
  而两首悯农,在众人看来,艺术性不太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