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495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拜李瑄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摄尚书左仆射,兼修国史,集贤殿大学士,授紫金光禄大夫,加常平新法大使。其余勋、爵、差遣官不变。”
  李隆基一番长篇大论的铺垫后,正式宣布李瑄拜相。
  成为封王的宰相。
  众人皆然。
  之前有猜测李瑄会任吏部尚书,但也有人不信。
  毕竟吏部尚书自李林甫卸任后,再也没有人担任。
  吏部是六部之首,兼以使职,就有实权,可以考公天下官吏。
  宰相兼任,权职更重。
  又有尚书左仆射加重地位。
  加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上是“第三宰相”,但群臣知道李瑄的强势,这第三宰相,可以与首席宰相抗衡。
  就如当初李林甫以礼部尚书拜相,却能与张九龄对着干一样。
  现在历史的回旋镖重新打了过来。
  而且李瑄这次兼修国史和集贤殿大学士。
  这曾经都是李林甫的官职,现却被李瑄继承。
  特别是兼修国史,往往是首席宰相能兼任。
  集贤殿大学士掌修书,现再掌修史。
  这种影响力会与日俱增。
  紫金光禄大夫为正三品的文散官,无掌权,就是标榜身份。
  等等?
  好像圣人又授予李瑄一个常平新法大使,这是什么官职?
  他们知道常平粮仓、常平百货、常平盐仓。
  难道新法是围绕着这些吗?
  所有的大臣齐刷刷地将目光落在李瑄的身上。
  贵之极也!古今无比肩者!
  宋国公有一个好儿子啊!
  以后朝野就不能称呼李瑄为天水王了,而是以“李相”、“相公”尊称。
  因为宰相就是比郡王尊贵,毋庸置疑。
  看李瑄不爽,反对李瑄的大臣,心中难受无比。
  只要够强大,自有大儒辩经,李瑄身边注定不会缺少追随者。
  李瑄拜相,也让他们激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