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437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七郎毕竟是外人,他刚正的时候,连我杨家人都得避让……”
  韩国夫人想起长安外的果园,李瑄往那一站,就是地界。一向嚣张跋扈的杨锜和太华公主,也得忍气吞声。
  更别说这次与大战后,连他们都无法想象李瑄的富贵。
  “七郎像是古代的君子一样,秉公执法。如果杨氏与七郎冲突,那一定是杨氏的错,我会劝说圣人,大义灭亲。”
  杨玉环知道姐姐和兄长在长安不安分,她把丑话说到前头。不论李瑄以后逮捕杨铦,还是杨锜,亦或者其他杨家人。她会向着李瑄。
  杨氏三姐妹非常吃惊,他们一个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玉环一句话,就可以让任何一名身居高位的杨家人脱去官服。
  “玉环,不说这些了,我们上画舫……”
  见气氛僵住,杨玉瑶拉着杨玉环去登画舫游湖。
  ……
  紫云楼。
  李隆基在高力士的陪侍下,先将《大非川破吐蕃、擒赞普书》打开。
  “力士,这内容我要观看三天三夜!”
  李隆基看到厚厚的一沓厚,诙谐一笑。
  实际上用不了那么长时间,只是李隆基打趣的话。
  这份奏折,李隆基等了许久,因此吩咐宫禁内侍,一旦李瑄的奏折到来,不论他在干嘛,都必须在第一时间传给他。
  “战事持续数月,一定有许多细节与惊险,七郎又要降伏那些吐蕃附属部落,有此记录,理所应当。”
  圣人问,高力士自然要接话。
  “史书哪有这战报的滋味,我情愿这份战报再厚十倍,这是我的功绩啊,古代的帝王,也应该和我一样的心思。”
  李隆基笑着将战报打开。
  这是点缀他盛世的丹青,是让他真正比肩太宗皇帝的功绩。
  对他有利的事情,能让他千古扬名的事情,哪怕再多,他也会一字不漏地看下去。
  “此字绝佳,七郎军中竟有这样的掌书记。”
  战报分好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颜真卿写的,李隆基惊叹于颜真卿字。
  心情大好的李隆基,看任何事物都无比美好,更别说看到真正的顶级书法。
  李隆基心想着要将写战报的幕僚召到长安。
  这就是军功的厚重,正常情况下颜真卿为官,很难出人头地。若参与一场战斗,有快速晋升的机会。
  接下来,李隆基认真观看战报。
  对恭维他的话,非常合他的心意。尺带珠丹蛮夷贼子,也配和他相提并论?
  金城公主入吐蕃,真是大错特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