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34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是……”
  “不用那么悲观,或许这只是一件小事,死者的身份还有待商榷。”
  王忠嗣将李光弼的话打断,看起来很乐观。
  “难道大夫就不担心禁军就在路上吗?总要试一试啊!”
  李光弼焦急苦劝。
  圣人一日杀三子,皆因威胁到皇位。更何况王忠嗣只是圣人的干儿子。
  “李将军如果与我议论军事,我欢迎之至。其他就不要再说了,我意已决。平生的初愿,难道是追求显贵吗?兵权都在监军之下,军中征伐,皆奉国命;该做的我已经做了,北方已经平静,短时间不会用祸乱,这一生尽职尽责,无愧于心。如果圣人责怪,不就是失去一个金吾羽林将军,回朝廷做侍卫吗?其次,难道还缺少一个在黔中辅佐的人吗?这些我也心甘情愿。”
  王忠嗣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
  他也知道,这件事情要么是意外。要么就是有人陷害。
  如果有人陷害,是针对他,还是针对太子呢?
  其他后手一定会有的!
  坦然面对就是了!
  “末将担心大夫被误,因而向您提出忠告,大夫能行古人之事,不是我能做到的。”
  李光弼暗叹一口气后,提着袋子恭敬退去。
  “如果我回不来了,将此强弓赠给河陇节度使!”
  李光弼走后,王忠嗣向一名亲卫吩咐一声。
  他认为李瑄是天下将领中最独特的人。
  孙子兵法上说,进不求名,李瑄提出将领安边守土的理念。
  李瑄自始至终未攻击石堡城,而是先剪除石堡城周围的障碍。
  若石堡城两翼,九曲和青海被夺,石堡城就成为一座废城。
  王忠嗣希望李瑄在平定吐蕃后,完成“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缴功名”的誓言。
  至于会不会将两石强弓封存于袋中,那是李瑄自己的事情。
  ……
  仅仅数日,一名叫董延光的羽林将军率领数十名羽林军前来太原,宣布圣人的旨意。
  旨意中由羽林军带王忠嗣回长安。
  怕河东、朔方骚乱,李隆基没有立刻罢免王忠嗣的职务。只是让副使暂代军中事务、防务。
  王忠嗣没有反抗,任由董延光将他带着出太原城。
  麾下将领一个个义愤填膺,他们拍打栏杆,但无法制止王忠嗣被带走。
  抵抗羽林军,等同于谋反,李光弼等将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董延光见王忠嗣没有反抗,也不敢加以绳索,他们需要骑马迅速回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