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31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论悉颊藏的脑袋已经被送到长安领赏去了,无头尸体太多,估计已经找不到了。”
  李瑄轻飘飘的一句话,气得吐蕃使者吐血。
  “大唐如此羞辱一国大相,于天道何在?”
  吐蕃使者质问李瑄。
  “如果我李瑄死在青海,你们一定会把我脑袋砍下来,去向尺带珠丹领赏。我们已经开始谈论刀剑,君王身首分离的事情都时时有发生,更别说区区一个大论。回去后,让没庐·穷桑倭儿芒小心一点,我觉得他的脑袋,比论悉颊藏重十倍!”
  李瑄见吐蕃使者出言不逊,很不高兴,冷冷地说一句。
  说完,李瑄摆了摆手,令亲卫将吐蕃使者轰出去。
  李瑄知道吐蕃使者来此的目的。他就是让吐蕃忌惮,不敢主动来攻。
  等他完成布局后,主动出击青海。
  “慢……我此次来,是带着使命而来。吐蕃愿意像回纥一样,臣服大唐,这是赞普向大唐皇帝的臣服诏书,请大唐皇帝封赐。”
  吐蕃使者忍住悲痛,大叫一声,赶紧将吐蕃赞普的国书呈上。
  “此国书我会交给圣人,由圣人决断。轰出去!”
  亲卫接过国书后,依旧将吐蕃使者赶走。
  李瑄掂量一下吐蕃的国书。
  即便在武街之战、漓水之战惨败,吐蕃也想着用“平等”的礼节向大唐求和。
  作为一方大国,丝绸之路上赫赫有名的大国。吐蕃一直认为自己能和大唐、大食坐在一起吃饭。
  能放下身段求和,还是很不容易的。
  和哥舒翰不同,李瑄喜欢歼灭战,动辄敌人全军覆没。
  吐蕃自积石军之战以来,在李瑄手中折损十七万人。
  占据吐蕃本族、四内族、诸附属总兵力的四分之一。
  吐蕃还有这么多地方要防备。
  而且唐军收伏九曲吐谷浑、白兰羌,这算是此消彼长。
  所以吐蕃才会求和。
  当然,李瑄认为这是缓兵之计,吐蕃要修养。
  像是赤岭会盟后,修养几年,继续与大唐死磕。
  如回纥一样臣服,只是名义上的臣服,每年上一点微不足道的贡品,这有什么用呢?
  回纥臣服后,不一样背刺一刀吗?
  李瑄落笔写下一封奏折后,将尺带珠丹的国书和奏折一起,六百里加急送往长安。
  必须对吐蕃穷追猛打,不能让其恢复元气。
  李瑄要做的,是在天下裂变之前,将吐蕃打残,最好能征服苏毗,让苏毗为缓冲地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