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264节(3 / 4)
伏帝匐死后,骨力裴罗的父亲承宗继承其父的职位。
如果不出意外,骨力裴罗将来也会成为大唐的将领。
但偏偏出现大变故。
大唐上将王君·年轻的时候来往凉州,被凉州回纥贵族所轻视,这件事情一直被王君·记在心中。
王君·当上河西节度使的时候,河西的回纥、契苾、浑、思结四部就意识到王君·想要对付他们。
当时李隆基在东都洛阳执政,他们想派人到洛阳向李隆基禀明情况。
但王君·先下手为强,报告回纥等铁勒四部谋反。
李隆基大怒,把河西回纥首领承宗,河西契苾首领契苾承明,河西浑部首领浑大德,河西思结部首领思结归国流放岭南。
骨力裴罗的父亲承宗,在流放到岭南的第二年得热病而死。
河西的回纥人自然难以忍下这份仇恨。
特别是承宗的侄子护输和骨力裴罗。
承宗死讯传到凉州后,开元十七年,护输被河西回纥诸部推举为首领,并发动叛乱。
他们趁河西节度使王君·外出巡视的时候,轻骑袭击王君·。
由于回纥是归附大唐的部落,本就驻扎在凉州,河西的兵马根本就来不及反应,王君·就被护输杀死。
护输知道自己单单一回纥部根本不可能是唐军的对手。
在杀死王君·后,立刻带领叛军逃跑,其中参与叛乱的骨力裴罗,也带着子嗣离开。
唐军追击的时候,护输把王君·的尸体丢下马,才得以逃跑。
事后李隆基为何安抚河西回纥,将承宗的长子,也就是骨力裴罗的亲哥哥伏帝难封为瀚海都督,并统领凉州的回纥部。
伏帝难一直对大唐忠心耿耿。
而其弟弟建立回纥汗国,他也没想着率领河西回纥回去。
毕竟河西回纥在大唐凉州居住了四代,基本上都会说汉语,其族中勇士,也多有加入河西、陇右军中。
可以说与骨力裴罗麾下的回纥,属于两个部落了。
当初回纥一部分南迁,但大部分回纥还留在郁督军山以北,效命于突厥汗国。
当骨力裴罗逃到突厥后,逐渐被突厥毗伽可汗看重,让其统领突厥境内的所有回纥部落,用以制衡日渐控制不住的突厥诸部势力。
没过多久,毗伽可汗被大臣梅录啜下毒,在毗伽可汗未毒发身亡前,下令攻杀梅录啜,是以突厥大乱。
骨力裴罗作为一个“外来人”,率领回纥诸部,吞并大小部落,趁机崛起。
在王忠嗣攻杀吐蕃右厢时候,回纥已经号称“控弦十万”。
建立汗国后,继续壮大,可战兵力翻倍。
杀父之仇,骨力裴罗不可能不怨恨大唐,只是他能隐忍,希望回纥能壮大。
看李隆基一道诏令,河西铁勒诸部首领被贬至岭南,他知道寄人篱下没有好结果。 ↑返回顶部↑
如果不出意外,骨力裴罗将来也会成为大唐的将领。
但偏偏出现大变故。
大唐上将王君·年轻的时候来往凉州,被凉州回纥贵族所轻视,这件事情一直被王君·记在心中。
王君·当上河西节度使的时候,河西的回纥、契苾、浑、思结四部就意识到王君·想要对付他们。
当时李隆基在东都洛阳执政,他们想派人到洛阳向李隆基禀明情况。
但王君·先下手为强,报告回纥等铁勒四部谋反。
李隆基大怒,把河西回纥首领承宗,河西契苾首领契苾承明,河西浑部首领浑大德,河西思结部首领思结归国流放岭南。
骨力裴罗的父亲承宗,在流放到岭南的第二年得热病而死。
河西的回纥人自然难以忍下这份仇恨。
特别是承宗的侄子护输和骨力裴罗。
承宗死讯传到凉州后,开元十七年,护输被河西回纥诸部推举为首领,并发动叛乱。
他们趁河西节度使王君·外出巡视的时候,轻骑袭击王君·。
由于回纥是归附大唐的部落,本就驻扎在凉州,河西的兵马根本就来不及反应,王君·就被护输杀死。
护输知道自己单单一回纥部根本不可能是唐军的对手。
在杀死王君·后,立刻带领叛军逃跑,其中参与叛乱的骨力裴罗,也带着子嗣离开。
唐军追击的时候,护输把王君·的尸体丢下马,才得以逃跑。
事后李隆基为何安抚河西回纥,将承宗的长子,也就是骨力裴罗的亲哥哥伏帝难封为瀚海都督,并统领凉州的回纥部。
伏帝难一直对大唐忠心耿耿。
而其弟弟建立回纥汗国,他也没想着率领河西回纥回去。
毕竟河西回纥在大唐凉州居住了四代,基本上都会说汉语,其族中勇士,也多有加入河西、陇右军中。
可以说与骨力裴罗麾下的回纥,属于两个部落了。
当初回纥一部分南迁,但大部分回纥还留在郁督军山以北,效命于突厥汗国。
当骨力裴罗逃到突厥后,逐渐被突厥毗伽可汗看重,让其统领突厥境内的所有回纥部落,用以制衡日渐控制不住的突厥诸部势力。
没过多久,毗伽可汗被大臣梅录啜下毒,在毗伽可汗未毒发身亡前,下令攻杀梅录啜,是以突厥大乱。
骨力裴罗作为一个“外来人”,率领回纥诸部,吞并大小部落,趁机崛起。
在王忠嗣攻杀吐蕃右厢时候,回纥已经号称“控弦十万”。
建立汗国后,继续壮大,可战兵力翻倍。
杀父之仇,骨力裴罗不可能不怨恨大唐,只是他能隐忍,希望回纥能壮大。
看李隆基一道诏令,河西铁勒诸部首领被贬至岭南,他知道寄人篱下没有好结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