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25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与先生有缘,当无话不谈。今日我们畅所欲言。敢问先生怎么看待当前右相李林甫。”
  李瑄向李泌问道,换作先生相称,表达对李泌的敬重。
  因为李瑄知道李泌一直对奸臣不满,历史上写文讽刺过杨国忠、安禄山那样的大臣。
  那时候已经李泌已经三十岁了,能看出他并非无为明静,也有热血难凉。
  “右相有实干之能、雷厉之风,如果不玩弄权术,不利欲熏心,应该是个好尚书。”
  李泌没有畏葸不说话,他也知道李瑄和李林甫的矛盾,不可能因为他冒犯右相而罪责他。
  而且李瑄与他年纪不差几岁,就称呼他先生,让李泌对李瑄更高看一眼。
  毕竟他只是一介白衣。
  礼贤下士说着容易,但人一旦地位高就会骄纵,没几个人能对平辈屈身。
  当年他孩童之时,提出张九龄的错误,张九龄能立刻道歉,以“小友”相称,注定张九龄风度,名留青史。
  “是啊!宰相位高权重,如果长时间被一个人把持,就会被权力蒙蔽眼睛,哪怕是贤良之人,也会变心。更何况李林甫本就是心存欲望之人。奈何圣人信任他,我无法将其推倒。”
  李瑄虽然遗憾,但并没有吐露非常。
  李泌说得对,李林甫做一个尚书更合适,有宰相压着,老老实实去做事,绝对是一个能吏。
  没有人否认过李林甫的能力,但他铲除异己,专权独断的方式,让世人畏而不服。
  “先生有无计策,使圣人失信于他。”
  李瑄向李泌征求意见。
  “除非他犯下大罪,否则只能一点点剥离他的权势,使圣人渐渐失去信任。”
  李泌向李瑄答道。
  要找到李林甫谋反,或者对圣人大不敬的证据。
  其他的错误就算发生,也会被圣人轻拿轻放。
  在这种过程中,还要保证不做出格,过犹不及。
  李隆基是见不得争斗的人,如果争斗下来,有大罪,李隆基会愤怒去整治。
  如果搞得满城风雨,最终只是芝麻大的小事,定会被李隆基厌恶。
  开元有几个宰相因鸡毛蒜皮的事情搞争斗,被李隆基一起罢相。
  “先生是否听说过一个叫安禄山的杂胡将领。”李瑄又问李泌。
  “听说过。他任讨击使的时候,领兵全军覆没,竟然没被处死,短短时间扶摇直上,为两镇节度,我觉得很奇怪。”
  对安禄山他了解的不多,只听说这是一个阿谀奉承的人。
  最近拜杨贵妃为干娘的事情,让终南山的隐士都大跌眼镜。
  在世人看来,安禄山的战功远远比不上李瑄和王忠嗣,却能同样身兼两镇节度。
  所以人们并称“王李”的时候,把安禄山排除在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