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22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隆基的这种潜意识成立后,怕是在李林甫死掉之前,韦坚都很难压李林甫一头。
  参考开元初姚崇与源乾曜的例子,在李隆基心目中源乾曜不如姚崇,事事以姚崇为主,等姚崇死后,源乾曜才翻身。
  “这段时间,孩儿在河陇想了很多。韦坚太子大舅子的身份,让我如履薄冰,不敢去帮助他,哪怕是传信,也怕走漏风声。现在看来,韦坚注定不是李林甫的对手,或许到时候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大事情。父亲以玉莹这件事,与韦坚和太子一党斩断联系。以后我会想办法对付李林甫!”
  李瑄在灯烛摇晃之中,思虑良久后,向李适之提醒道。
  等哪天李隆基疑心病上头,怀疑韦坚和太子有勾结,那将会牵连许多人。
  和他们一派,真是玩火。
  此次韦坚的亲信,提出让玉莹和亲。从李适之的语气中可以得知那是韦坚的心腹。
  心腹都能被李林甫策反,这还得了啊!
  历史上韦坚没有拜相,搞了一手漂亮的广运潭盛会,让李瑄对他抱有希望,现在看来,是他想多了。
  “为父该如何?”
  李适之和韦坚关系不错,但他更相信李瑄的判断。
  玉莹差点被和亲,让李适之对韦坚很失望。因为当时在朝堂上,韦坚竟然没有出列阻止。
  如果韦坚被李林甫斗倒,要牵连众多。他被牵连倒无所谓,就怕蒸蒸日上的七郎,失去圣人的信任。
  足足想了半刻钟后,李适之才向李瑄问道。
  “以后在宴会上,不要理睬韦坚。甚至在与圣人说话的时候,埋怨韦坚要玉莹和亲,做出不和睦的样子。”
  李瑄回答道,想与一个人决裂太简单了。
  大臣与大臣不合,是李隆基愿意看到的事情。只要李适之不干涉政务,不与太子亲近,就算是埋怨一下宰相,李隆基也不会说什么。
  只要李适之向李隆基表露对韦坚的不满,等韦坚出事,就不会再把李适之联系上,更不会牵连李瑄。
  即便有“大臣”弹劾结党营私,也无济于事。
  李瑄在与吐蕃大战,无法顾忌长安之事。
  他一直担心韦坚和皇甫惟明突然落入陷阱,被以“拥立太子”的罪名入狱。
  “唉!就这么做吧!”
  李适之叹口气,他为政没有把柄,即便引起韦坚嫉恨,也无可奈何他。
  况且韦坚与李林甫之间的间隙太大,没有丝毫联合的可能。
  李林甫知道,一旦太子登基,他死无葬身之地。
  韦坚也清楚,他要捍卫太子,不惜一切代价阻拦李林甫对付太子。
  韦坚想成为首席宰相,想成为政坛不倒翁。
  “只是七郎以后在朝堂上,失去一个可以依靠的人!”
  李适之不希望李瑄在外面无比难受。
  “父亲放心,孩儿有自己的方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