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6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名叫悉颉斤的突厥达干,向颇黎说道。
  “据说丰安军城的唐将,是个厉害的人物,三个月前,他利用战马的疲惫,大破咄陆部,阵斩咄陆部的统领。我们不能如此。”
  颇黎早已知道,想趁唐军渡河的时候阻击很难。
  再不济,唐军也可绕远道渡河。
  他们需要与唐军拉扯之间,寻求获胜的契机。
  这一次,颇黎奉命前来,主要是担心丰安军会沿河北上峡口,掩护鸣沙渡的唐军过河。
  另外,颇黎会观察战势,有机会则战,无机会则走。
  “您能斩将于千人之中,那唐将遇到您,必身首异处。”
  悉颉斤不是恭维颇黎,而是相信颇黎的能力。
  “我一定杀死他,打败唐军。让王忠嗣铩羽而归!”
  颇黎握住拳头。
  “兵器不得离开双手;士卒不得离马三步;百人一阵,不得散乱。有违者,斩!”
  即便是休息,颇黎也对麾下要求严格。
  保持队形,一有情况,可以随时冲锋。
  “遵命!”
  悉颉斤等突厥将领齐声道。
  ……
  夜半子时,黄河水也变得静谧,天边月亮高悬,如同圆盘。繁星满天,在沙漠的尽头闪烁,使边塞无垠壮阔。
  军城外,李瑄仰望苍穹,子时一过,便是中秋。
  士卒们志在北方,有几个记得这几日的月亮会分外明亮?
  “李将军是诗人,看圆月有何诗兴?”
  李光弼在李瑄身边,缓缓说道。他对李瑄人生无处不青山的精神颇为敬佩。
  他虽不是经略军的将领,但他随经略军而来,可对经略军建议。
  “士兵们正值锐气,怎么能破坏这种气氛呢?”
  李瑄微微摇头,向李光弼道。
  大战之际,调动士兵思乡,是为消极。
  “也是。突厥的行动,出乎我们的意料,看来要在黄河边分出一场胜负。”
  李光弼点了点头,按照本来的战略,应该如攻破突厥右厢一样,长驱直入。那些可汗妻子、公主,接连不断率帐归附。
  李瑄只是笑了笑,等待下一波探马归来。
  他不想在这个时候抄诗。更不会抄消极、讽皇帝、讽朝廷的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