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9节(3 / 4)
见一众人挡住李瑄的去路,罗兴吆喝一声。
罗兴是奴仆,一切以主人为主,许多奴仆的劣性他也存在。
虽然这两个月李瑄一直批评他,但他依旧难以改正。
李瑄准备在从军的时候,带上罗兴,磨掉他“恶劣”品性。
被罗兴一喝,一些文人看罗兴穿青衣,知道他的身份,立刻让开。
因为像罗兴这样的身份,在长安被称为“青衣恶奴”,人们敬而远之。
王维见这一幕,眉头微皱,他也有仆人,但对仆人的约束严格。
对于李瑄这样的王公子弟,他一向不见。
“在下李瑄,为当朝左相第七子。对王补阙仰慕已久。”
李瑄见王维后,向他揖手一礼,不卑不亢,没有一点盛气凌人。
王维在得知李瑄是李适之的儿子后,眉头舒开。
左补阙归于门下省,门下省的长官为左相,李适之是王维的直属上司。
今日在朝会上,李适之能向权倾朝野的李林甫发难,让王维看到一些希望。
日常朝参,在京五品官吏方可“见言陈事”。
但王维是谏官,有资格参加早朝。
拾遗补阙,甚至可以在朝会后,参加宰相与皇帝的秘密会议,位卑而职重。
然王维这个补阙,当得十分憋屈。
张九龄被李林甫扳倒后,李林甫曾将所有谏官召集在一起,警告道:天子圣明在上,文武百官顺从圣意都来不及,还需要劝谏吗?看看那“立仗马”,它们只要一声不吭,就能得到三品的饲料。但那些马如果乱嘶鸣,就会被踢出仪仗。以后就算想不乱叫,也不会再被任用。
当时有一名叫杜琎的右补阙,不信李林甫能一手遮天,立刻上奏弹劾李林甫。
果不其然,第二日,杜琎就被贬到下邽这个穷乡僻壤当县令。
从此,大唐朝堂,成为李林甫一个人的舞台,尽情表演。
所以,王维被召为补阙,心里是抗拒的,他早已有归隐田园的想法,但皇帝需要才华横溢的王维为官,以点缀盛世。
第7章 早春赠王补阙
“浮云遮天,想要郊游,却又下雨。能与公子相见,也是缘分。”
王维笑着向李瑄回复一句,毕竟李瑄年纪小,他以为李瑄听不懂他的弦外之音。
他早就听说过李瑄的名号,好勇斗狠,昨天在青楼暴打李屹,让人津津乐道。
王维以“公子”称呼,而非“郎君”,代表他不想与李瑄亲近。
这个时代,只有王公宗室的子弟,能被称为公子,属于书面称呼。而“郎”以融入大唐的风貌中,是亲近之称。
在私下皇帝都会称呼臣子为“郎”。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难得王补阙有此雅兴,我赠王补阙诗一首,希望雨后天晴,能够尽兴。” ↑返回顶部↑
罗兴是奴仆,一切以主人为主,许多奴仆的劣性他也存在。
虽然这两个月李瑄一直批评他,但他依旧难以改正。
李瑄准备在从军的时候,带上罗兴,磨掉他“恶劣”品性。
被罗兴一喝,一些文人看罗兴穿青衣,知道他的身份,立刻让开。
因为像罗兴这样的身份,在长安被称为“青衣恶奴”,人们敬而远之。
王维见这一幕,眉头微皱,他也有仆人,但对仆人的约束严格。
对于李瑄这样的王公子弟,他一向不见。
“在下李瑄,为当朝左相第七子。对王补阙仰慕已久。”
李瑄见王维后,向他揖手一礼,不卑不亢,没有一点盛气凌人。
王维在得知李瑄是李适之的儿子后,眉头舒开。
左补阙归于门下省,门下省的长官为左相,李适之是王维的直属上司。
今日在朝会上,李适之能向权倾朝野的李林甫发难,让王维看到一些希望。
日常朝参,在京五品官吏方可“见言陈事”。
但王维是谏官,有资格参加早朝。
拾遗补阙,甚至可以在朝会后,参加宰相与皇帝的秘密会议,位卑而职重。
然王维这个补阙,当得十分憋屈。
张九龄被李林甫扳倒后,李林甫曾将所有谏官召集在一起,警告道:天子圣明在上,文武百官顺从圣意都来不及,还需要劝谏吗?看看那“立仗马”,它们只要一声不吭,就能得到三品的饲料。但那些马如果乱嘶鸣,就会被踢出仪仗。以后就算想不乱叫,也不会再被任用。
当时有一名叫杜琎的右补阙,不信李林甫能一手遮天,立刻上奏弹劾李林甫。
果不其然,第二日,杜琎就被贬到下邽这个穷乡僻壤当县令。
从此,大唐朝堂,成为李林甫一个人的舞台,尽情表演。
所以,王维被召为补阙,心里是抗拒的,他早已有归隐田园的想法,但皇帝需要才华横溢的王维为官,以点缀盛世。
第7章 早春赠王补阙
“浮云遮天,想要郊游,却又下雨。能与公子相见,也是缘分。”
王维笑着向李瑄回复一句,毕竟李瑄年纪小,他以为李瑄听不懂他的弦外之音。
他早就听说过李瑄的名号,好勇斗狠,昨天在青楼暴打李屹,让人津津乐道。
王维以“公子”称呼,而非“郎君”,代表他不想与李瑄亲近。
这个时代,只有王公宗室的子弟,能被称为公子,属于书面称呼。而“郎”以融入大唐的风貌中,是亲近之称。
在私下皇帝都会称呼臣子为“郎”。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难得王补阙有此雅兴,我赠王补阙诗一首,希望雨后天晴,能够尽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