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第10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上御驾亲征,只带了三阿哥,五阿哥和七阿哥,留了大阿哥,四阿哥和八阿哥在京城替国库讨债。
  据说跟去的三位阿哥表现可圈可点,尤其是三阿哥,不管是带兵还是粮草运送,丝毫不输大阿哥。
  还比大阿哥沉得住气,在战场上的表现十分亮眼。
  五阿哥相比三阿哥,虽然表现平平,但因为他从小养在太后身边,与蒙古八旗更为熟稔,号召力非常强。
  七阿哥身有残疾,不良于行,只在后方督运粮草,做事尽心,没有出现任何纰漏,也属难得。
  平日有太子和大阿哥珠玉在前,掩盖了后头阿哥们光芒。此次出征,两座大山被搬走,才让皇上看见其他儿子优异表现。
  反观大阿哥这边的差事,实在一言难尽。
  明珠有心帮忙,奈何太子不作为,朝政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同时还要费心关注太子那边的一举一动,分身乏术,有心无力。
  明珠站在原地,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偏偏走不了,只得留下跟着吃挂落。
  *
  胤礽走出乾清门,只觉天高气爽。
  阳光有些刺眼,却将前路照亮,让他能够轻易分辨出该走哪条路,怎样走才能走得更平稳更长远。
  心里有光,那光照亮前路,胤礽忽然有些想念石静。
  哪怕这几天日日与她厮守,夜夜耳鬓厮磨,他还是会想她。这份想念因为心里光变得越发迫切。想她,想见到她,想抱着她,想跟她说话,想把心里的话都告诉她。
  然而回到毓庆宫看见人,把人抱在怀里,千言万语哽在喉头说不出来,最后变成一句轻飘飘:“掌珠,幸好有你。”
  大婚之前,他日夜在悬崖边徘徊,如履薄冰,怎么做怎么错,做越多错越多。
  索性放下不做。
  结果不做也错。
  被逼到墙角,想要自暴自弃的时候,他想到了掌珠。
  那时候正赶上掌珠除服,他千方百计约她见面。原以为她受了那样的委屈,大婚之前都不会理他,谁知她还是来见他。
  见一面还想见第二面,第二面还没见完,已经做出了第三次见面的邀请。
  神奇的是,见她一面,自己就离悬崖远上一分。
  大婚之后,她劝他另选一条自己喜欢,且能造福百姓的路走,而不是像从前那样始终跟在皇上身后亦步亦趋。
  他是太子,大清储君,不跟在皇上身边学习处理朝政,跑去与朝臣们抢饭吃,合适吗?
  不是没有犹豫,不是没有彷徨,甚至恐惧,如今看来,走这样的路再正确不过。
  给无定河套上笼头,把光秃秃的河堤变成良田。百姓爱戴他,皇上赞赏他,朝臣们对他能力刮目相看。
  共赢的局面,是他想要的,也是皇上和文武百官乐见的。
  大清储君在做实事,却没有妨碍到绝大多数人利益。
  而这个微妙又大胆平衡点,是掌珠最先找到的。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