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的奋斗人生 第83节(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别说,这虽然听着像是将自己当成了廉价劳动力,可这模式却意外的敲开了新行业的门径。
  你看啊,蜂窝煤这东西目前外头没有,光凭着一张嘴说,若非是这东家心善,想着全当照顾这些孩子,这么试试,一时半会儿的,有谁会相信掺和了黄泥的煤饼是能烧的?
  可现在呢?当着东家的面亲自制作,等着做完,晾干,真的烧起来了,而且发现还特别好烧,那接下来他们还能忍受手搓煤球的日子?可想自己做的话,那模子他们又没有,怎么办?
  选择就两个,要么,自己想法子做出一个模子来,要么继续找这些小孩来做。
  像是这种能时不时接济贫苦孩子的人家,家庭条件肯定不差。在不缺那一碗粮食的情况下,谁愿意干这样的
  辛苦活儿?那自然还是得喊人不是?那这些小孩儿是不是就有了固定的活儿了?
  此外,这个时候街坊邻居之间的走动频繁,有了好东西也愿意分享。这蜂窝煤又好烧,制作又便宜,心善的东家能不帮忙宣传宣传?并帮着介绍点客户?
  可以预见的是,这些小孩儿的后续肯定活儿不会少了!
  方大海用了几秒钟,想明白了这些,对着铁柱这一番举动立马就赞赏起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