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2 / 3)
李铭川没想到他一口答应,本以为要跟人好好劝一劝,但见余礼答应得爽快,他高兴着,道:“为了孩子,咱们忍一忍,明年再买两亩地,就找个长工,我就在家陪你和孩子。”
“好。”余礼踮脚去亲了李铭川一下,两人依偎在一起,享受了一阵安静又祥和的时光。
第二日本是李铭川想把两位长辈请家里来的,余礼想了想,还是他们俩跑一趟好。
他们先去了大伯家,大伯家离得近,跟他们打招呼要方便些,他们到得早,李大伯家人都还在,还没去地里。
知道余礼有了,伯娘更是高兴,巴不得去买了炮竹放了庆祝。
大伯手朝李铭川背后拍了三下,连说三句好。
“去给你爹娘上个坟,把这好消息也让他们知道,也让他们高兴高兴。”
“这是自然,下午就去呢。”李铭川道。
李铭顺蹲在门槛上朝李铭川挤眉弄眼,李铭川回视,冲他挑了挑眉。英姐儿上来挽住了余礼的胳膊,她也满是笑意,将人带去坐着,生怕怠慢了。
余礼看得好笑,道:“平日里我都是把这当自家的,怎么现在倒是把我当客人招待了。”
英姐儿摇摇头,道:“现在你就是咱家的宝贝呢,可马虎不得。”
伯娘也道:“礼哥儿,你想吃什么,便跟伯娘说,这怀了孕口味都会和旁人有些不一样的,若没胃口尽管来找伯娘。”
余礼想到了前阵子付清总要吃酸的那股劲,想到那几个酸果子,他起了一层薄薄的鸡皮疙瘩,但他还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便没放心上。
“对了。”伯娘又道:“你们小两口平日里喜欢吃辣的,这后头可不能这么瞎吃了,得吃清淡的。”
“知道了伯娘,大夫都跟我们说过了,我们今日早食就吃的粥,注意着呢。”余礼乖乖应了话。
李铭川也被伯娘抓着一顿吩咐,那么高大的汉子,头都点累了。
到了余家一说,余家又是一阵的轰动,赵雨梅直喊菩萨保佑,余风对着李铭川胸膛锤了两下,余雪高兴得蹦了几下,付清和余厨子不方便多动,也笑得合不拢嘴。
“这可真是双喜临门了。”赵雨梅道。
余礼看向了院子里的石榴树,秋日里石榴结得很好,他扭头去看赵雨梅,道:“娘,这树结得真好。”
赵雨梅一下就懂了他的言下之意,道:“是呢,等会你多带些回去,这可真是好兆头。”
当年赵雨梅觉着自己能生三个孩子,跟这石榴树有关,这观念给了余礼,余礼便也觉得,这真是给人送福的树。
他又想到了自家的枣树,越想越觉得,这树种得好,他的小枣子,也定会和院子里那小枣树一样,茁壮长大。
赵雨梅被余礼一提醒,一细想,付清也是秋日里发现有了身子,这秋日是个好日子啊。
付清把余礼叫了过去,同他说些悄悄话,两人不顾家里人望着他们,自顾自就说笑了起来。
两人约定了日后时不时就找着对方绣帕子,李铭川还要去地里,两人就回去了。
秋分过两日便是中秋,去年余礼做了月饼,今年本来想做的,但这两日他又有些害喜了,便没做上。
伯娘给他送了今年的新桂来,堂姐李秀兰又给他们带了一袋子白面,余礼不好意思得很,幸好前几日在余家摘了不少石榴来,能回几个给她们。
虽没做月饼,但余礼还是做了几个好菜,一个烧米豆腐,这是豆婶子家新出的,是米做出来的,颜色是嫩绿和淡黄的,跟豆腐吃起来不一样,烧着比嫩豆腐还合余礼的口味。最先豆婶子专门送了两块来给他,贺他有喜,余礼一吃很喜欢,便常常去买。
米豆腐本是想烧蛋的,就用酱焖鸡蛋的法子烧,酱汁浓稠,定是好吃的,但近段时日李铭川总要余礼给自个儿蒸碗鸡蛋补补,他便没用米豆腐再烧鸡蛋,只另蒸了碗香油鸡蛋,平日李铭川很少吃蒸蛋,今日余礼蒸了很大一碗,够两人吃了。
荤菜炒了个猪肉,余家的猪已长得不错了,本来付清闻不得味,差点就提前宰了,但家里商议了一下,让付清和余风去睡了离得猪圈最远的屋子,好多了,便能留着过年再宰。 ↑返回顶部↑
“好。”余礼踮脚去亲了李铭川一下,两人依偎在一起,享受了一阵安静又祥和的时光。
第二日本是李铭川想把两位长辈请家里来的,余礼想了想,还是他们俩跑一趟好。
他们先去了大伯家,大伯家离得近,跟他们打招呼要方便些,他们到得早,李大伯家人都还在,还没去地里。
知道余礼有了,伯娘更是高兴,巴不得去买了炮竹放了庆祝。
大伯手朝李铭川背后拍了三下,连说三句好。
“去给你爹娘上个坟,把这好消息也让他们知道,也让他们高兴高兴。”
“这是自然,下午就去呢。”李铭川道。
李铭顺蹲在门槛上朝李铭川挤眉弄眼,李铭川回视,冲他挑了挑眉。英姐儿上来挽住了余礼的胳膊,她也满是笑意,将人带去坐着,生怕怠慢了。
余礼看得好笑,道:“平日里我都是把这当自家的,怎么现在倒是把我当客人招待了。”
英姐儿摇摇头,道:“现在你就是咱家的宝贝呢,可马虎不得。”
伯娘也道:“礼哥儿,你想吃什么,便跟伯娘说,这怀了孕口味都会和旁人有些不一样的,若没胃口尽管来找伯娘。”
余礼想到了前阵子付清总要吃酸的那股劲,想到那几个酸果子,他起了一层薄薄的鸡皮疙瘩,但他还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便没放心上。
“对了。”伯娘又道:“你们小两口平日里喜欢吃辣的,这后头可不能这么瞎吃了,得吃清淡的。”
“知道了伯娘,大夫都跟我们说过了,我们今日早食就吃的粥,注意着呢。”余礼乖乖应了话。
李铭川也被伯娘抓着一顿吩咐,那么高大的汉子,头都点累了。
到了余家一说,余家又是一阵的轰动,赵雨梅直喊菩萨保佑,余风对着李铭川胸膛锤了两下,余雪高兴得蹦了几下,付清和余厨子不方便多动,也笑得合不拢嘴。
“这可真是双喜临门了。”赵雨梅道。
余礼看向了院子里的石榴树,秋日里石榴结得很好,他扭头去看赵雨梅,道:“娘,这树结得真好。”
赵雨梅一下就懂了他的言下之意,道:“是呢,等会你多带些回去,这可真是好兆头。”
当年赵雨梅觉着自己能生三个孩子,跟这石榴树有关,这观念给了余礼,余礼便也觉得,这真是给人送福的树。
他又想到了自家的枣树,越想越觉得,这树种得好,他的小枣子,也定会和院子里那小枣树一样,茁壮长大。
赵雨梅被余礼一提醒,一细想,付清也是秋日里发现有了身子,这秋日是个好日子啊。
付清把余礼叫了过去,同他说些悄悄话,两人不顾家里人望着他们,自顾自就说笑了起来。
两人约定了日后时不时就找着对方绣帕子,李铭川还要去地里,两人就回去了。
秋分过两日便是中秋,去年余礼做了月饼,今年本来想做的,但这两日他又有些害喜了,便没做上。
伯娘给他送了今年的新桂来,堂姐李秀兰又给他们带了一袋子白面,余礼不好意思得很,幸好前几日在余家摘了不少石榴来,能回几个给她们。
虽没做月饼,但余礼还是做了几个好菜,一个烧米豆腐,这是豆婶子家新出的,是米做出来的,颜色是嫩绿和淡黄的,跟豆腐吃起来不一样,烧着比嫩豆腐还合余礼的口味。最先豆婶子专门送了两块来给他,贺他有喜,余礼一吃很喜欢,便常常去买。
米豆腐本是想烧蛋的,就用酱焖鸡蛋的法子烧,酱汁浓稠,定是好吃的,但近段时日李铭川总要余礼给自个儿蒸碗鸡蛋补补,他便没用米豆腐再烧鸡蛋,只另蒸了碗香油鸡蛋,平日李铭川很少吃蒸蛋,今日余礼蒸了很大一碗,够两人吃了。
荤菜炒了个猪肉,余家的猪已长得不错了,本来付清闻不得味,差点就提前宰了,但家里商议了一下,让付清和余风去睡了离得猪圈最远的屋子,好多了,便能留着过年再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