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2418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甄晴那白腻无瑕的玉颜酡红如醺,鬓角汗津津的,而颗颗晶莹滚滚的汗珠一直流向锁骨,愈见冰肌玉肤。
  而两道细秀翠丽的柳眉之下,那狭长、清冽的美眸就有几许妩媚绮韵流溢。
  “那将来终究是要立东宫的吧?”甄晴上气不接下气,断断续续说道。
  “到时候再说,纵然要立东宫,还是要在诸子当中择贤而取之。”贾珩眉头挑了挑,轻轻扶住甄晴的丰腴腰肢,及时用刨根问底,先一步止住甄晴的刨根问底。
  此刻,殿外初冬的寒风,轻轻吹拂着庭院的梧桐树,可见光秃秃的树枝在庭院中飒飒作响。
  也不知过了多久,贾珩转眸看向依偎在自己臂弯里的甄晴,目中现出一抹诧异之色。
  贾珩这边厢与甄晴又痴缠了一会儿,就没有在宫苑中多做盘桓,而是离了宫苑,返回宁国府。
  一间四四方方的书房之中,陈潇坐在一张漆木书案后,而那张清丽无端的脸蛋儿上见着思索之色,问道:“你这是回来了?”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嗯,回来了。”
  陈潇清丽玉容面无表情,拿过一张笺纸递将过去,说道:“这是江南之地的锦衣府探事递送而来的密奏,你先看看。”
  贾珩面容微诧,伸手从陈潇手里接过一张洁白如雪的笺纸,阅览而罢,眉头不由皱了皱,道:“江南诸士族,真是好大的胆子!竟敢造谣生事,妄议中枢。”
  随着贾珩将李许两人为首的逆党剿灭,大权独揽,也不可能在天下就人心所望。
  明面上的反对者,高家、李瓒、许庐等人皆事败,或被囚或被杀,剩下的就是这些不敢明面反对,在暗地里闹事的几家。
  陈潇道:“你在中枢辅政,江南士绅在地方上颇有怨言,一些原对新政颇有微词的江南士绅,暗中散播流言,说你欺凌孤儿寡母,谋朝篡位。”
  贾珩冷声道:“当初崇平新政推广之时,江南士绅就多阳奉阴违,暗中怀恨在心,只是先前高家之人在巴蜀作乱之时,彼等却不见丝毫动静。”
  陈潇道:“江南士绅擅长骑墙观望,未必有这个胆量附逆闹事。”
  贾珩沉声道:“那现在朝廷平定巴蜀之乱,威信大增,他们就有这个胆量妄议中枢?”
  陈潇道:“其实这些更多是忠于陈汉的致仕之臣,如今见你在神京辅政,排除异己,难免有着怨言。”
  贾珩道:“如我当真谋朝篡位,自有江南大儒为我辨经。”
  他从来不会高估这些江南士人的气节。
  陈潇道:“你打算如何应对彼等?”
  贾珩面色肃然,声音清冽无比,说道:“过两天,调任安徽巡抚李守中至两江总督的圣旨将会降下,先让李守中抚镇两江,余下再看,如是实在不行……那就掀起大狱。”
  说到最后,贾珩面上煞气腾腾。
  陈潇眉头皱了皱,迟疑片刻,说道:“李守中性情刚直,但手段却失之柔和,缺乏权变,未必治得了寓居江南的那些积年老吏。”
  贾珩凝眸看向陈潇,说道:“那以你之意,何人堪当此任?”
  陈潇摇了摇头,说道:“你手下的人也不多,除了李守中倒也并无其他人可用。”
  贾珩闻言,一时默然。
  他现在的确是在文官系统缺了一些底蕴,除了一些姻亲,能用的人不多。
  偌大一个帝国,想要将权力最大限度地触达至诸衙,仅仅靠一个辅政的名头,毋庸置疑,显然是不够的。
  先前林如海举荐了一人,他自己又再次启用宋家兄弟,也是苦于手下无大批文臣可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