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42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雁来也说了,内库之后会专门拿出一笔钱来,用于宗亲、勋戚子女的教育,学有所成者,还能获得丰厚的奖励。
  公主们想到这里,顿时踌躇满志,打算回家就开始督促孩子们向学。
  她们这样的家庭、这样的条件,若是孩子学得还不如那些寒庶,那确实怪不得雁来嫌弃了。
  有人开了这个头,其他人不管是心里是怎么想的,很快都“自愿”地将名下的土地和人口吐了出来。
  天降功绩,户部的官员这几日走路都带风。
  而且他们相信,这只是个开始。
  等到消息传开,各地的那些官员、世家、地主,也不能不有所表示。
  其实在清丈和税改之后,朝廷能收到的田稅就是固定的了。从百姓手里收还是从世家、地主手里收,看似都是一样的钱粮,但其中的区别却大了去了。
  想想看,如果你是一个佃农,你是相信朝廷的法律,还是相信把地租给你种的老爷?是听官府的话,还是听老爷的话?是愿意给官府干活,还是愿意给老爷干活?
  而天下一半的土地,都集中在权豪世家手中——这还是因为天兵来了之后,到处开垦荒地,否则比例会更惊人。
  只要他们能吐出一半,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度就能大大提升。
  不过,大唐以诗文治国,擅长经济的人才很少,能看得这么长远的人更是少数,更多的人关注的,还是这件事在当下带来的影响。
  雁来这接二连三的几番动作,竟然为她赢得了不少清名。
  毕竟她这回对付的都是宦官和权贵,而这些人通常都是欺行霸市、骄奢淫逸的代表,不仅是文官集团深恶痛绝的存在,也是百姓们最发怵的对象。
  而且大家也算是看出来了,雁来是不讲避讳、也不在意什么吉利的,别管多喜庆的日子,有人敢犯事,她就敢处理。
  其实他们早该意识到这一点的。
  雁来头一回到长安来,就在为她接风洗尘的宫宴上挑衅过俱文珍和皇帝了。
  所以一番清理之后,整个长安城的空气似乎都为之一清。
  但相应的,过年的气氛也被破坏得差不多了。
  雁来也察觉到了这一点,并为此感到了一点不好意思,所以当玩家表示想要大办上元灯会,她也欣然同意了。
  反正她也就是开个新活动,连更新公告都不用自己写,剩下的都能交给玩家。
  虽然只有几天的时间,但是几十上百万玩家齐聚长安城,齐心协力之下,很快就在丹凤门外的广场上搭建起了两座高高的灯山,并且一路延伸到了皇城外的朱雀门。
  虽然还没有点灯,但场面也已经足够壮观,消息迅速传遍整个长安城,将所有人的期待都勾了起来。
  到了上元节这一天,不少长安百姓都不辞辛苦地赶来,想要见证灯亮起来的那个瞬间。
  人太多,离着很远就已经堵得水泄不通,大部分人根本没法靠近。但是当灯山上的一盏盏灯被点亮,光芒透过灯笼纸投射而出时,人们才发现,无论在多远的地方,都能看得见那片辉煌的灯光。
  一盏接着一盏亮起来的灯,连绵成一片,如同一条璀璨的火龙,盘旋在长安城中。
  人群顿时发出喧哗声、惊呼声。
  虽然天兵来了之后,夜晚就多了光明和热闹,但这样的大手笔却还是头一回。
  对许多长安百姓来说,这个夜晚,会一直在他们的脑海中熠熠生辉,即使以后见过更多、更壮观的奇迹,它也不会褪色分毫。
  不知是谁叫了一声,“万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