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41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没多会儿玩家就将两幅画像拿出来了。
  雁来这才领着众人入内,先烧香祭奠,再一一瞻仰悬挂在墙上的画像。
  瞻仰着瞻仰着,雁来突然冒出来一个主意,便对身边的李吉甫道,“大唐建国、守成、靖难、存续,都赖这些贤臣良将。其实还有许多人同样功勋卓著、鞠躬尽瘁,却未能名列其中,着实可惜。”
  这话里的意思也太明显了,李吉甫便问,“令君是想趁此机会,考察历代文臣武将,选其功绩卓著者,补录其中?”
  “不错。”雁来点头,“只是如此一来,这凌烟阁就太小了。我想着,不如推倒重建,修筑一座高楼,每一层中,绘制一位帝王的画像,再以当朝文臣武将拱卫之,先生以为如何?”
  李吉甫想象了一下那样的场面,不由深吸了一口气,“若真能建成,自是古今第一奇观,只是陛下已大唐第十二位君主,如何能建起这么高的楼?”
  楼和塔是不一样的,塔越往上越窄,当然就没有足够多的空间来绘像了,楼却是上下统一的。
  大唐目前还没有修筑高楼的材料和工艺。
  武则天那座九十八米的明堂,实际上也是塔式建筑。
  雁来却只是一笑,“十三层而已,让天兵来建就是。你们能建出来吗?”
  最后一句是问玩家的。
  每一个听到这个问题的玩家都用上了自己最大的音量,异口同声道,“能!”
  是时候给大唐亿点来自建筑师的震撼了。
  第260章 有些人啊,你不隔段时间给他紧紧皮,他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狭小的空间里,这一声整齐的应答显得很有气势。
  耳膜被震得嗡嗡作响,让人有短暂的失聪,但李吉甫确定自己没有听错,雁来刚才说的是十三层。
  这第十三层是给谁用的,不问可知。
  李吉甫的心跳陡然加快了一些。
  如果说,之前他只是因为雁来这个恢弘巨大的构想而震撼,那么此刻,李吉甫的想象有了更加具象的内容。
  李吉甫有自知之明,要是只挑拣历朝功勋卓著、有资格名列凌烟阁的文臣武将,他多半是选不上的,毕竟他并未经历过危急存亡的时刻,之前的讨刘辟和平李锜,放在二百年的历史中,什么都算不上。
  但如果每朝都能选若干人,那他身为宰相,绝对可以入选。
  那么问题来了。
  像他这种历仕数朝的老臣,到底该去哪一位帝王所在的楼层呢?
  李吉甫之前一直觉得,身后的名声都是给后人看的,不必太过在意,但现在,他觉得还是有必要在意一下——站在雁来身后和站在李纯身后,那能是一回事吗?
  虽然还没有具体的判定标准,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若是在两朝的官职和成就差距过大,比如前朝是宰相,本朝直接分司东都去洛阳养老,那肯定会被安排在前一朝。
  意识到这一点,李吉甫顿时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一口气也能上六楼了,退什么休,五十多岁正是闯的年纪,他还年轻,至少能再干十年!
  他给李纯当了三四年的宰相,在雁来这边怎么也得刷够这个时长吧?
  但光是这样也不够保险,李吉甫略一沉吟,就有了决定,朝雁来躬身道,“臣亦曾监修国史,殿下若是不弃,臣愿总领此事,搜寻史籍、排列先后,并寻访先辈子孙,图形写真,以供画师绘像。”
  大唐帝王的平均寿命也就四五十岁,臣子却常有活到七八十的,像他这种情况肯定不会是个例,只需在负责排定名单和位置的时候稍微操作一番,等轮到他的时候,就能直接“循例”了。
  如此就算有什么万一,他来不及安排后事,也不用太担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