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41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也正是因为典故多,才更方便了别有用心之人恶意解读。
  真相大白,雁来也懒得再见那个改文章的人,直接让俱文珍去处理了。
  然后她看向卢仝,有些迟疑地问,“你多大了?”
  “十六。”
  雁来有些牙疼,她之前还想呢,卢仝好歹是个少年才子,看起来也是韩孟诗派的忠实拥趸,怎么之前丽正书院招人的时候没有他,现在一听年纪就明白了。
  古人的年龄都是说虚岁,那他说不定才十四,还是个初中生呢。
  她放缓了语气,道,“你家在哪里,我派人送你回去?”
  谁知卢仝十分敏感,立刻道,“我并非稚子,不劳令君费心。”
  雁来心道这小孩气性真大,不过她看到卢仝身上寒酸的衣物,心里也就有数了。他小小年纪就出门在外,估计家中已经没什么人了,这让雁来不由得想到了父亲早逝的李贺。
  所谓“少有才名”,有时候,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安心坐在书斋里读书的条件罢了。
  “等等。”雁来把人叫住,问他,“你是今科举子?”
  “不是。”卢仝的语气更加生硬了,也不知道是解试没考过,还是没人举荐他参加。
  “那你愿意留在翰林院读书吗?”雁来说,“那里有不少前辈可以请教,不过虽说是读书,但平日里也要做些事,所以每月也能领一份俸禄,只是没有具体的职务,也不算朝廷官员,不耽误将来科举。”
  卢仝不说话了,但也没有要走的意思。
  少年人的自尊心啊……雁来转头对薛涛道,“去请孟先生过来。”
  之前洛阳丽正书院那些从各地招来的才子们,雁来选了孟郊和柳宗元入翰林院,剩下的人,愿意潜心修书的回了洛阳,已经有了官职的,愿意外放的的外放,不愿意的也都被雁来塞进皇城各部,没有功名而有心出仕的则留在翰林院,等着参加科举。
  没一会儿孟郊就来将卢仝领走了。
  从延英殿出来,卢仝正要说话,就眼前一黑,被什么东西当头罩住。
  好不容易扒拉开,重见天日,他才发现那是一件毛斗篷,披在身上又厚重又暖和。转头去看,就见一个天兵笑盈盈地站在自己身后,显然,刚才就是她动的手。
  见卢仝要将斗蓬取下,玩家连忙道,“披着吧,送你的,这么冷的天。”
  ……
  尽管雁来让俱文珍按照流程处理那些人,不必大张旗鼓,但在长安城里,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更何况一下子有那么多人犯了事被处理。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因为什么。
  不过到现在都还拎不清的人,就连亲朋好友都懒得伸手去捞了。
  让他们受点教训也好。
  至于雁来的睚眦必报,倒也没有出乎预料。她和天兵一开始就表现出了在这方面的寸步不让,大家都已经习惯。再者说,她处理的方式既不是罗织罪名,也不是以摄政王的身份贬黜那些人,而是依律法办,也实在挑不出毛病。
  这事倒是让一部分人更加老实了。
  在天兵出现之前,做权贵的,不管自己有意无意,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不合法的地方,毕竟社会风气就是如此,也没人认为这样不对,哪怕是因此而利益受损的人。
  好在只要不犯事,这些陈年旧事天兵都是既往不咎,但如果非要想不开瞎折腾,那天兵也不会手软。
  有些人不管看到多少前车之鉴,都要自己作一回死才会老实,但也有些人对自己的定位十分清晰,并不想体验天兵的铁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