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41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念头如流水般从脑海中淌过,李吉甫回过神来,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这个停顿有些不合时宜。但当他回头去看,却发现身后其他人也都停下了,每个人脸上都是忧心忡忡之色,并不急着要进门。
  是了,今天要议的这件事,对所有人来说都十分麻烦。
  虽然他们所忧虑的,跟李吉甫并不相同。
  “走吧。”李吉甫轻轻出声提醒,而后迈步走入了大殿之中。
  延英殿并不是帝王日常起居之处,所以很多设施都没那么完善,像是地龙就没有铺设。往年君臣在延英殿奏对时,往往要烧好几个炭盆,才能感受到一点暖意。
  但雁来去西川开复活点的那段时间,玩家趁机完成了延英殿的改造工程,给这里安装上了暖气片,所以众人一进门就感觉到了那种能够包裹全身的、没有任何烟火气的暖意。
  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本该是一件令人舒适的事,但这会儿众人却不敢有半点放松。
  因为雁来正面色沉静地坐桌子后面,注视着他们。
  就算是再迟钝的人也能意识到,她的心情恐怕不太好,这让他们原本就提着的心,开始七上八下。
  所有人都很清楚,雁来这回召见他们是为了什么事。
  大部分人心里都很苦。这一回,他们并不觉得谏官做错了什么,本就是他们的分内之事,要是这还不上书弹劾,那就该有人弹劾他们了。但要说雁来做错了什么,那他们也不敢苟同。
  非要追究的话,只能说是她倒霉。
  但倒霉这种事,在跟天象扯上关系之后,似乎又多了这么几分不可说的意味——为什么偏偏是她倒霉,为什么天象偏偏在这时候出现,抛开事实不谈,会不会是她真的有点什么问题?
  这样的联想几乎是必然的。
  这也是出现这种情况之后,大家都会配合地走流程的原因。
  请罪的奏折上了,安抚的诏书下了,再象征性地惩罚一下,事情也就能揭过去了。
  但雁来没有这样做,而且虽然那张传单被俱文珍拦截,但经过这两天的发酵,不少人也都看出来了,这件事背后还有人在推动。
  这就让他们这些跟这事没有关系的朝臣很尴尬、很被动了。
  打破尴尬的是李吉甫。
  不等众人向雁来行礼,他就上前几步,从袖子里取出了自己的致仕折子,朝正北方向那把空着的椅子一跪,斩钉截铁地道,“臣有罪!臣身为宰辅之臣,却未能尽职尽责,致使天生警兆,臣愧对陛下、愧对殿下,年迈昏聩之人,不堪重任,祈请还乡终老。”
  说完伏下身去。
  他身后的三位宰相顿时有些傻眼。
  倒不是他们不能理解李吉甫的用心,恰恰相反,三人都觉得这可以称得上是个绝妙的主意。
  不是说天显异象是因为臣子德行有亏吗?那就重新划线,直接把雁来从“臣子”的范围里分出去,再主动把责任揽到身为宰相的他们身上,事情就能圆回去、流程也能重新走起来了。
  问题是,你李吉甫开口之前,能不能跟我们通个气,能不能?!
  或许李吉甫是一片好意,毕竟政事堂里的四位宰相都只有五十岁上下,按照《周礼》“七十致仕”的标准来说,五十岁正是拼搏奋斗、大干特干的年纪,可这致仕的奏疏一上,他们在所有人眼中就要跟“老迈”二字绑定了,以后再有什么调动,连理由都不用再找。
  但他们今天若是只站在一旁看李吉甫表现,那这宰相应该也当不了多久了。
  所以哪怕拿不出致仕奏折,三人也只能跟着跪下,用言语表态。
  没错,月食警示的就是我们四个,大家也经常骂我们尸位素餐、循默失职,算是骂着了。
  所以之后再有什么弹劾,也朝我们来就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