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405节(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究其根本,是因为作诗讲究“字字有来处”,这个来处指的是六经和史书。有些现代人读来平实质朴,似乎根本没有用典的句子,实际上是诗人苦心经营,才有这样的效果。
  至于本来就喜欢用典的诗人,比如公认诗作最为朦胧隐晦、难以解读的李商隐,就因为作诗的时候喜欢堆砌铺排典故,被人称作“獭祭鱼”——水獭的习性,会将抓到的鱼全都摆在岸边,看起来像是在祭祀上天。
  而这种铺排,显然是极费功夫的。
  何况用典之外,还有平仄、格律、对偶,既要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警句,又要使得全篇气韵贯通、一气呵成——这可是命题作文,不是自己有感而发。
  所以虽然只是写一首诗,但考试时间依旧是一整天,夜里还能请烛。
  毕竟就算是自幼读书,以诗书为业的大唐读书人,也不是个个都擅长作诗。
  比如韩愈的好朋友皇甫湜就很不擅长作诗,韩愈曾经嘲笑他说,“皇甫作诗止睡昏,辞夸出真遂上焚。要余增和怪又烦,虽欲悔舌不可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